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写一部公路小说(创作手记2)

(2009-07-21 15:57:06)
标签:

藏地白日梦

文化

分类: 随笔

我想写一部公路小说

 

何小竹

 

写一部公路小说,是我几年前就有的一个想法。所谓“公路小说”,是我从“公路电影”套用过来的一个概念。在所有类型电影中,我一是喜欢侦探片,其次就是公路电影。“公路”这个类型,就是将故事的发生设置在路上。比如影迷们熟悉的《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杯酒人生》等。小说领域似乎没有这个类型,或者说,有这样的小说,但没有这个说法。比如凯鲁亚特的《在路上》,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部公路小说。

公路小说不仅是将故事情节设置在路上,而且,我还想的是,它也应该是适合人们带在旅途中阅读的小说。多年来,我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凡出门上路之前,总要挑选一两本书,先于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具,将它们放进旅行包,心里才踏实。而我体会到的是,不是什么书都放得进旅行包的,因为在路上读书的心境与在家里是很不一样的。一般说来,能够在旅途中读的书,应该是比较轻松一类的。如果是小说,故事情节最好有点悬念,但又不能太复杂。小说的语言简单、朴实一些,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集中一些,以免造成阅读的障碍。至于小说的基调,是喜剧还是悲剧,这个倒是无所谓的。

《藏地白日梦》这部小说,我开始的构思并不是“在路上”。一开始,我只是想写这么一个人物,一个事业有成,但却心生厌倦,没有幸福感,还遭受着严重的失眠症的折磨,这样一个人物。他按部就班、周而复始地生活在一座城市里,有一种被什么困住,但又力不从心,改变不了任何局面的挫败感。这样的人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很多。正因为很多,我不能泛泛而写,那样很容易将其写成一份现代人的病理报告,有普遍性,但没有个性,不是我期待中的小说。所以,整个构思过程,我也像我要写的那个人物一样,陷入了一种走不出这座城的困境。甚至像我要写的那个人物一样,也患上了失眠和抑郁(当然是比较轻度的)那种症状。我知道这样的状态是不能动笔的。写小说这么多年,我的经验是,如果自己的情绪没有飘起来,写作时没有那种飞的感觉,写出来的文字是毫无光泽,毫无空间可言的。

恰好这个时候,也就是2008年春节前,我碰到了多年前认识的一位做企业的朋友。他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说正在构思一部小说,但陷入困境,找不到突破的方向。他看了看我说,难怪气色这么不好,一种亚健康的症状。他说,他不做上市公司老总已经两年多了,现在开始做一个小型的医药公司,正好有一个产品很适合我。我问是什么产品?他说就是针对像我这种亚健康人群的,有抗疲劳的功能,建议我试一试。该产品的原材料是生长在海拔4000公尺之上的一种植物,名叫红景天。其中品质最好的大花红景天,就生长在我国的西藏。我脑子里突然闪出一种光亮,西藏,红景天,海拔4000公尺之上,这几个词语所呈现出来的意象让我浮想联翩。我一下觉得,我所构思的那部小说,开始摆脱地心的引力,往上飘了起来。虽然我一时还不能进入到一个具体的情节,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我想要写的人物,差不多可以不用在这座城市里原地打转了。

很多时候,写作的所谓灵感,是触点似的,先有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个一个的点,最终构成小说的一条线,两条线。在我被西藏、红景天、海拔4000公尺之上这些点触动的时候,我马上又联想到了1999年,我与一位朋友去南方的一次经历。那次,我们去了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南方的天空高远而明亮,让我这个在成都的阴郁天气里生活多年的人激动不已。坐在长途汽车上,我对同路的朋友说,真想就这样留在南方不回去了。他笑了笑说,你哪有不回去的理由?是啊,我说,除非有谁现在就把我绑架了。

就是这个联想,让我联系上了多年来我想要写的公路小说,一下便确立了小说的基本情节:一位名叫张非的剧作家,被几个来历不明的人不明原因地绑架上川藏公路,从成都,经康定、塔公,一直到理塘……

但这部小说,《藏地白日梦》,却并没有那么深入地去表现藏地的景物与风俗,更没有触及到藏地的历史与文化。从成都到理塘,及其沿线的城镇,只是被我用来做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主人公只是藏地的一个经过者,他的身份与经历都无法让他深入到这块土地的内部。而作为小说的作者也一样,哪怕之前我有过多次游历藏地的经历,也对藏地的历史和文化有过一些阅读和了解,但我仍然小心翼翼地选择了避开这些知识与见闻,不想在小说中去营造那种虚假的“藏地风情”。这是我对这块土地应有的一份敬畏。我只是在小说的扉页上引用了小说主人公张非的一句话:

人生中途,我迷失在海拔4000公尺之上。

同时引用的还有:“只有身心受过震颤,变成精神的人,才能理解,一切皆有可能。”和“惟其荒谬,故而可信。”两句话分别出自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和俄国哲学家列夫·舍斯托夫。

 

(《藏地白日梦》 何小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