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义

(2008-11-28 17:45:11)
标签:

奥义

尼采

分类: 随笔

奥义

 

2000年之后,我听见不少人口中时不时冒出“奥义”这个字眼。这好像跟印度一位哲人的书籍的畅销有关。我一直没机会去阅读这位哲人的书籍,倒是在另一部书中,看到了对“奥义”二字的解释:

“对于基督徒来说,无论是神秘修习者还是普通人,他们都认为这就是上帝。对于印度教徒来说,这是梵天和超越自我。它同时也是苏菲派信徒们神秘的爱以及道教徒们的道。其佛教名称则根据背景千变万化:涅磐、金刚亥母、如来心、空、光明、一心。按照中国圣贤老子的话来说,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本书的书名叫《西藏佛教密宗》,作者是英国人,约翰.布洛菲尔德。他到过西藏,自称“宁玛巴喇嘛”。这本书写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读到的汉译本是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译者为耿昇。

关于“奥义”,作者在其书中继续写道:

“神秘主义者和富于想象的诗人最富有这种极大的幸运,即这种奥义的幻觉可以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而又不必去有意寻求之。万一外向型快乐的人对此了解了一个梗概,他便会受到很大震动以至于使他们害怕会失去理智。由于他们感到难受,于是便会像对待一种思想上的错乱一样毫无顾忌地摒弃之,或者是直接跑去请医生诊治。”

这一段中,“外向型快乐的人”这个句子起初让我有点迷惑,但当我读到这样的人因为对奥义“了解了一个梗概”,害怕“思想上的错乱”,而“直接跑去请医生诊治”之后,便会心地笑了。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他没有因为对“奥义”的了解而摒弃“思想上的错乱”,而是抱着一匹马喃喃自语,听任自己的错乱。这表明,他不是一个“外向型快乐的人”,而是一个不快乐的悲观和虚无主义者,或一个“富于想象的诗人”,这个人名叫尼采。

书的作者最后写道:

“非常令人遗憾,现代的生活不会有利于神秘感受的自然迸发。我们已如此习惯了使自己的闲暇充满了消遣和娱乐,以至于我们的思想表面很少会安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