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想马布里

(2010-02-12 17:45:28)
标签:

体育

分类: 《篮球》专栏

最近CBA最热的话题,当然是史蒂芬·马布里。他不光是CBA有史以来最大牌的外援,如果抛弃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来看,马布里恐怕也得算是征战过CBA的球员里成就最高的——哪怕是姚明,跟马布里比也稍逊一筹,20+8的职业生涯场均数据,可不是普通球员能拿下来的。虽然后期在尼克斯名声极烂,但那多半应当归咎于他的性格,而非球技。

 

媒体在其中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纽约城的记者,个个都有一张骂死王朗的利口,微笑刺客以赛亚·托马斯不就据说被骂得自杀未遂吗?他们左手拿放大镜,右手握笔如刀,招招致命。回溯马布里被大众鄙弃的历程,源头是那句“我才是联盟最好的控卫”——这话显然是自吹自擂,问题是,吹牛就该付出职业生涯下半段毁灭的代价吗?无论如何,媒体都显得过于严厉了。他们把马布里描绘成一个小丑,他的生活被过度关注,所有事情都被媒体渲染得指向滑稽和失败这两个字眼。和队友闹不和是丑闻(难道都是他的错?),父亲去世马布里痛哭是丑闻,他推出starburry廉价球鞋也是闹剧……当所有人都怀疑他存在的价值时,马布里没有像他的教练那样做傻事已经很难得了。

 

依我看来,马布里,以及以赛亚·托马斯,看似纽约篮球的罪人,其实是替一蹶不振的纽约篮球背了黑锅。他们走后,球队有什么改善吗?总经理换了,教练换了,球员也差不多换了一拨,但成绩似乎还是没什么起色。问题是整个纽约篮球的,而不是某几个人。麦迪逊广场花园球场被称为篮球圣地,这份荣耀对纽约的球队来说既是荣耀,也是负担。纽约人对于篮球,就像巴西人看足球,没多少巴西人自大到相信自己能当总统,但每个巴西人都认为自己足以胜任巴西国家队主教练。篮球发源地的纽约客们,自然对如何指挥球队都有一幅蓝图。自从1970年代那支两夺总冠军的球队逝去,纽约人就没有满意过自己的球队。教练如走马灯一般,被纽约的光环吸引而来,不久又都黯然离去。牛叉如帕特·莱利,根据球员情况量身定制了铁血打法,球队一直位居东部前列,在乔丹打棒球那赛季还打进了总决赛,但仍然没能赢得纽约人的欢心,他们认为“油头”(莱利的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苍蝇落上都崴脚)的打法太难看,不符合纽约篮球圣地的身份,结果莱利负气挂冠而去,在迈阿密从头做起,十年砥砺,终于在2006年夺下冠军,功德圆满——而自他走后,纽约一直都未能恢复元气。

 

不光是帕特·莱利,杰夫·范甘迪,莱利的弟子和继任者,也被媒体骂得体无完肤,虽然他和乃师一样,带领球队游历过总决赛——请原谅我用了游历这个词,但除此之外,也找不出更适当的词语来形容那几年东部球队在总决赛中的无所作为——看,这就是一个媒体人的天性: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挖苦和嘲笑的机会。想想纽约的媒体有多少吧。在休斯敦时,范甘迪曾经回忆过那段和纽约媒体对抗的日子,“希拉斯(前骑士队教练)很久以前告诉我:当你阅读所有那些专栏的时候,你先浏览一下,”范甘迪说,“如果上边没有你的名字,那么带着宽慰叹息一声,继续读下去。如果你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马上合上报纸。”

 

 

不能说媒体在故意妖魔化某些不讨人喜欢的家伙,但有时候他们会扭曲一个公众人物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形象。这也很难说媒体是在自觉地导演真人秀,在很大程度上,媒体的作为是公众意志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人民,不光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也有什么样的媒体。纽约人无法容忍自己引以为豪的篮球衰落下去,他们的情绪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于是教练和球员自然成了要被牺牲的大坝,不管之前的形象怎样伟岸,照样得轰然倒在人民群众意志的汹涌洪流之下。莱利不愧是神算子,见机的快,果断开溜,才算保住了那副光可鉴人的发型,接替他的范甘迪有点死脑筋,结果让本就稀疏的额头沦为不毛之地。以赛亚·托马斯在球员时代声威赫赫,堪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控卫之一,在步行者队的执教生涯也很难说得上失败,但一到纽约,简直就成了天字第一号傻瓜。尤因这样的支柱球员也没能幸免,他和当地媒体的关系势如水火。纽约不出球星,媒体太严厉估计也是原因之一。把杜兰特从俄亥俄那种近乎无菌的环境提溜到纽约,他能否成长地如此迅速,我看大可存疑。最近传说麦蒂很有可能去纽约,还没成为现实,已经有好事者为麦蒂捏了一把汗,就麦蒂那把软骨头,能经得起纽约媒体铁齿铜牙的几下挫磨?

 

说到牙,马布里的牙齿最近也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对象,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评论充满了善意。语出自山西队总经理张北海,他说:“老马这性格实在太好了,也爱说,也爱乐。我们之前和外援就是交流上有问题,这老马,交流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来之前,我们都怕他性格不好。有记者早早就想约采访了,我们都说,你先在新闻发言人那儿备个案,等他来了,我们看看情况再安排。没想到,他对媒体这么配合,连说带拍,从来不烦。对球迷也是,什么时候你找他要签名,都是一模一样的笑脸。你看,永远露出八颗大白牙。”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趟中国之行,马布里既是扶贫救灾(CBA多需要这种量级的球星传帮带啊!),推广球鞋,也是重生之旅。在一个宽容的环境下,用球场上的表现来实现一切——这不就是最初的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