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去上驾校

标签:
回忆录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2008年初,我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起来。到了2009年,我看到报纸上经常有驾校的招生广告,于是我心又动了。我又提出要去上驾校考驾照,这次蕙丽没有阻拦我,因为她没有理由,院子里邻居家的车都停在露天停车场里,没见谁家的车冬风雨雪就趴了窝。
我选择的驾校名叫“军诚驾校”,是一家由退伍军人创办的驾校。我选择它的理由倒不是因为我对军人的崇敬,只是因为该驾校在东北大学体育场旁就有一个练车场,这样我每天去练车就十分方便。
我跟绝大数人一样报的是C1驾照,军诚驾校供学员练习的车是中兴皮卡。我头一天去练车,我的教练名叫孙淼,是个退役军人。我偷偷送了他两瓶白酒,也不是什么高档酒,只是表示对教练的尊重而已,就像我的学生来看我常给我带些小礼物一样。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不算是行贿。孙教练也没有对我有特别的待遇,我照样排队轮替上车练习,做的不好照样被训斥。好在大家都一样,人人平等,并没有被羞辱的感觉。最先练的自然是钻杆,即倒车入库,倒库,出库等一系列必考的操作。教练给了一套口诀,照着做就必能成功。教练说我的毛病就是性子太急,这是开车大忌,真是一矢中的。性子急是我性格使然,真不知道怎么改。
练了几个星期后,孙教练让我们几个合格的学员进入下一阶段。下一阶段的教练姓曹,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人比较多,我也没机会表示表示。这一阶段主要练上坡启动,拐直角弯,百米内换挡,过起伏路,过井盖路,过S弯,等6项。考驾照时会从这6项中选两项考试。一般说来,过井盖和百米换挡最难,考试时大家都会祈祷别被抽中这两项。曹教练比孙教练更凶一些,谁做的不好他都会大声呵斥,无论老少男女。其实他心眼挺好的,学员太多了,他要保证大家都能过关不是。
学员们天天一起等候练车,慢慢都熟络起来。我年纪最大,大家都喊我“老爷子”。大家在学习中也一起交流体会,记得有个叫小柳的车感最好,学的最快。他也常给我一些指点,让我受益不浅。平时在单位,出去开会,总要端着教授架子,一言一行都要注意身份。到了练车场上大家都是学员,什么身份地位都不存在了。衣着随便了,说话也随便了,骂两句娘也颇为自然。我对此感觉颇好,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当工人的时代。我们学员中有一个做生意的小老板,他天天开着一辆宝马来练车。他想端有钱人的架子,却遭到众人的鄙视。大家都不搭理他,他也不和众人说话,好像不合群。后来考驾照科目三(路考)他居然不通过,更是遭到大伙儿的嘲笑。真不知道他天天开宝马是怎么开的?
2009年考驾照的人是非常的多,从科目一到科目三都要排队等候。好在我们都是由驾校给报名,排到了驾校还派车送我们去考试,不用自己操心。要是自己还真不知道在哪考。科目一是考交通规则,对我来说自然不在话下,拿本书背了背便轻松拿下。考科目二钻杆那天,天下大雨,考试车跟我们平时练车的车一模一样,所以我也很容易就过关了。考科目二六选二那天,我运气不好,选到了过井盖,我在那儿紧张的操作,小柳在场外高声给我提示“左打轮”,“回正”,他急得直跳脚,我却听不清楚。结果压了4个井盖,不合格。好在当时的考试规则是可以选两次,第二次我选上了坡起和起伏路,这是“上上签”,于是我终于过关。科目三路考的那天,我们6人一辆车,在路考路上一人开一段。我上去开出不久,换挡踩离合就憋熄了火,考官说;“你别紧张。”可是我哪能不紧张呢,开的车歪歪扭扭,心想:“完了,肯定不通过。”没想到,考官开恩,对我说:“你走直线还不行呀!看你岁数大不容易,回去花点钱找路练车练一练。”他居然让我通过了,我既没找人更没行贿。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运气,花了四个月的时间顺利拿到了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