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其他同学的工作

标签:
回忆录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除了刘旭旺之外,还有祁宁、原全和王文佳等同学参加了我们网上拍卖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虽然他们几个的工作没有刘旭旺的工作那么闪光,也对我们重点项目做出了很好的贡献。
祁宁原来就是我的硕士生,她在读硕士期间用元胞自动机做楼宇紧急疏散的仿真工作,做的相当不错。我劝她留下来继续攻读博士结果她拒接了,非要出去工作。哪知道出去闯荡了一年觉得不如意,又回来考我的博士。祁宁本科就是东北大学的,基础比较好,所以在这个项目中工作也很不错。她主要做组合拍卖的机制设计的研究工作,她研究了投标中允许采用“与”和“或”选择标的物的方式——基于XOR标集的获胜者确定问题,建立了适于该问题的一般模型和算法。针对组合拍卖中某些竞标质量高却无法与其他竞标构成可行解,或是质量高但与其构成可行解的竞标质量较低的问题,设计了网上采购中的允许不完全拍卖的多轮逆向组合拍卖机制,并针对其获胜者确定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祁宁过去在蚁群算法方面就有基础,所以在组合拍卖的胜标确定问题中,她提出了加入预处理规则的改进最大最小蚁群系统( MMAS, MAX-MIN ant system )算法,简称为PRIM。这项工作还是做得很不错的,这些工作的论文发表在《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和《东北大学学报》上。
博士生原全是从云南师范大学说是毕业考来的,他是学数学的,所以在玩概率论方面他在我们组里首屈一指。原全的研究方向是关键词拍卖,即前面说的排位拍卖。他基于纳什均衡的条件建立了广义第一价格和广义第二价格两种关键词拍卖的机制下的最优投标决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IPSO),从而实现了对最优投标模型的求解。他的工作后来发表在一个档次较低的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以及国内杂志《中国管理科学》和《东北大学学报》上。当然还有几个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上,我一般都不予以统计。
另一方面的工作是我的博士生王文佳做的,她是我校网络分校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相对说来她数学基础要差一些,但在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方面有优势,于是我让她做网上拍卖交易安全方面的工作。王文佳在基于博弈论拍卖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完善的网上拍卖的C2C安全交易机制;提出了网上拍卖欺诈,特别是“托投标”的识别方法。针对网上拍卖中交易各方“信任度缺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关键因素信任路径的信任模型,屏设计了一种信任度测算的方法。她的工作后来发表在两个档次较低的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除了以上三位专注于网络拍卖研究的同学之外,还有黄海新和洪宗友也在我们这个项目中做出了贡献。黄海新关于多物品双向拍卖的论文发表在《东北大学学报》上,洪宗友关于多属性招投标双方的最优策略研究的文章发表在《系统工程学报》上。这些工作也为我们的重点项目的完成增加了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