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上海大学兼职17.1第五次访美

标签:
回忆录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前面说到,在我第四次访美时曾受老朋友顾教忠的邀请到他在马里兰州的公司和他家里访问。2004年春,我忽然收到老顾从美国打来的电话,邀请我到他的公司工作一段,他给我资助并给我报销往返机票钱。我自然十分高兴的接受了老顾的邀请,但我又提出来让他在邀请函上写明邀请我和我夫人郎蕙丽一起去他们公司访问。我老婆的机票钱和一切费用当然是我自己出。我一直感觉2004年前后是中国最开放的时候,我们有了国外邀请函,拿因私护照就可以出国,根本不用找任何人审查批准。这对老顾来说自然没有任何问题,无非是邀请函上多写上一笔。带夫人出国在外国人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事情还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老顾的公司太小了办不了邀请国外访问学者的DS-2019表。于是老顾打电话给方述诚教授,他把“雇佣”我的钱以科研合作的名义打给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让方教授邀请我去北卡州大工作,方教授再把我派到老顾的公司来工作。虽然这给方教授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方教授也是我的老朋友,能够帮上我自然也是乐意出把力。经过一番曲折,我和蕙丽终于办好了一切手续,赶在当年的感恩节之前出发去美国。我们坐的是全日空的航班,在东京还免费住了一夜全日空的四星级酒店,还包早餐。当晚出了全日空酒店,有专门的班车送客气去当地的一个AEON Mall。在那里我去吃了吉野家,也不会日语,说英语日本人不懂,只有比划。反正吉野家有名的就是牛肉饭,我们一人吃了一份牛肉饭。晚饭后就去逛商店,AEON Mall 很大很大,人却很少。反正我是老出国的,进任何商店都没有丝毫的胆怯,再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相对于日本人),店员们都是哈腰鞠躬,让你自豪感倍增。刚出国门还要去美国,所以也不能现在就开始买东西,于是接受了无数日本人的鞠躬后又坐酒店的免费班车回到了酒店。一分钱都没花,有钱也不能好死小鬼子不是。
我们的航班是到华盛顿的杜勒斯机场,这个机场我以前也来过。老顾手下的员工叶书宁来机场接我们,我们就住在小叶家。小叶家刚买的Town House,国内称联排别墅。连地下共三层,前停车场后花园,还是相当的舒适。比我以前自己出国住的可是好多了。最大的优点就是附近超市商店很多,过马路就是沃尔玛,小区前就是超级新鲜超市(Super Fresh)和韩国人开的乐天超市(Lotte Market),当地华人都叫它老头店,因为Lotte读音更近似“老头”。其实老头店是一个很大的亚洲人超市,中国食品也是应有尽有。蕙丽是第一次来美国,自然样样都新鲜。过完感恩节天就冷了,我和蕙丽每天晚饭后散步就是去逛超市,逛了这个逛那个。其实采次采购食品小叶都开车带我们去,所以我们也不买什么东西,但是光逛不买就感觉不好意思,于是每次也想方设法买上一点。特别是在沃尔玛,总会有出其不意的便宜货,就这样等到回去的时候一人两个大箱子都装不下了。
美国打911事件之后,对外国人的管理逐步严格。我们是北卡州大邀请来的,所以必须去北卡州大报到。于是来美后不久我们就去罗利,小叶帮我们订的机票居然是从亚特兰大转机,这一大圈绕的!到了罗利-德赫姆机场,方教授亲自来机场接我们。我说还是蕙丽的面子大,我来这么多次从来都是方教授的学生来接机。第二天到办公室见到许多老朋友,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我在办公室填好各种表格,完成报到手续,就可以离开了。廖毅来接我们去玩,自然又是逛商场。逛了开瑞城(Cary Town) Mall,又逛螃蟹树(Crab Tree) Mall。当时圣诞节将近,处处张灯结彩,高大的圣诞树矗立在大堂中央,彩灯闪烁绚丽无比,让人打心里感叹美国的繁华。
蕙丽第一次来美国,自然要带她好好玩玩。圣诞节前,我们参加了一个当地华人的旅游团,到费城、纽约去玩了一趟。费城的美国历史博物馆,纽约曼哈顿的繁华,泛舟哈德逊河,参观自由女神像,这些都是我以前玩过的。增加了的节目有登航空母舰,登帝国大厦。这是因为世贸中心被毁了,帝国大厦重新又成了纽约登顶的唯一节目。马里兰离华盛顿DC很近,周末小叶已经带我们去逛过一次。这时老管带着他全家又专程来马里兰看我,在小叶家毕竟不太方便。于是老管又开车带我们到华盛顿DC去在了一圈,并在那里聚餐。老管对我的这份情谊让我十分的感动。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大学放寒假,女儿要回家过年。蕙丽不放心女儿自己在家,便独自回国去了。我给她买的机票还是全日空的,要在东京转机并住一夜。她不会说英语,我把可能需要说的话写在便签上,以供不时之需。我心中忐忑了两天,终于接到了蕙丽从沈阳打来的平安电话,我才放下心来。不然来美国玩一趟,把老婆弄丢了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老顾的公司叫FEI.Com (远东工业.Com),是一个为医疗系统做软件的公司。除了做市场、文宣和艺术设计的人之外,大部分软件人员都是华人。老顾是西北工业大学出来的,所以好多人都是西工大来的。在他的公司里我几乎不用说英语,不过文字材料还是都得用英语。他们当时正为政府做一个戒毒人员的代金券(Voucher)发放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之所以要给戒毒人员发代金券是为了让他们能用代金券看病开药,或是购买食品饮料等生活必需品。要是发给他们现金很可能又被拿去买毒品了。系统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无非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其中包含有吸毒人员的信息,戒毒治疗的时间,Vouchers 领取的记录,等等。我的任务便是要根据已有的数据,建立Vouchers 需求量的模型,以便于州政府好做资金需求预算,并控制发放量。这个模型不是简单的时间序列模型,而是要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未来的需求量跟现在的吸毒人员数量,戒毒治疗人员的数量,复吸人员的比例,等等,找出其中的关联关系。从而能做出更准确可用的模型。为了不破坏他们正在试运行的系统, 他们不让我用真实数据库,而是让我用模拟数据设计开发。我用的是FORTRAN语言,跟他们的系统也连接不上。这样我做好的模型和算法,老顾再让他们的程序员给翻译成他们的系统可操作的语言。做模型和算法是我的强项,不长时间我就做好了。 老顾让我在他们公司做了一次报告,我们俩还赶到北卡州大做了一次Seminar(学术报告)。回国后我以我和老顾共同署名还写了一篇论文,投到了“中国控制与决策(CCDC)” 2008年的大会上去了。老顾用这篇论文还受到CCDC大会的邀请在会上做了一次大会报告。
就在我在美国老顾公司里做模型和算法的时候,方述诚教授和管思聪应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的邀请,正在上海访问。周哲玮是我们研究生的同学,我们早就认识。他跟老管都是武汉医学院大院里长大的,从小就认识。这次周校长邀请他们俩去上海访问是想在上海大学建立一个国际物流研究中心,请方教授和老管帮忙筹划,出出主意。周校长希望他们推荐一人能常驻上海大学,担任起国内外联络的作用。我猜想周校长的原意是想老管能留下来了,帮忙联系国际物流届的人士。这时,老管在美国的著名ERP公司ATEX担任重要技术职务,自然不可能分心来国内做这事。于是他跟方教授一商量就推荐我给周校长,大家一拍即合,认为我就是国际物流中心的联络国内外人员的不二人选。于是越洋电话当场就打到我这边来了,接电话时蕙丽已经回了沈阳,恰逢周末我刚刚起床,还睡眼惺忪,说话也嘟嘟囔囔的。接到电话我就懵了圈,去上海工作?上海虽好,可是那年我都56岁了,在东北干的也不错,再换个地方值不值,我不得不认真考虑。周校长说完,方教授又跟我说了一通眼光要看长远,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比你们沈阳强得多,云云。我支支吾吾地说,这么大事我要回家商量。好在我已经块回国了,于是便约定回国后我跟家里商量后,见面再谈。好在这事并不急,事情就这样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