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4东北电网输电定价

(2022-03-22 15:37:09)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2000年,韩水到我们组来读在职博士生,这是我们的一个很好的机遇。韩水是东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又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读了硕士研究生,他虽是在职生,但是基础知识还是很不错的。此时韩水已经是国网东北电网的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正在从事我国电力系统如何实现厂网分开,建立电力市场的研究工作。所谓厂网分离就是要把发电厂和电网分开管理,而电力市场化的前提就是要能够准确实时地计算出点到点的输电电价,这样再加上个发电厂的发电电价,就能计算出各个用电节点向各个电厂购电的基础电价。在此基础上各发电节点和用电节点都可以竞争出价,从而形成完善的电力系统的市场竞争机制。

韩水带来的这个研究课题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这个问题既是我国电力系统改革中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优化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单靠我们学校是不行的,于是韩水又邀请了东北电力科学院的经济研究所的同志和我们共同来完成,并给我们立了一个“电力市场中输电电价计算方法”的研究课题。东北电科院主要是由经济所的总工张近朱参加这项工作,韩水,我,加上张近朱,我们这个三人组在此后的三年中紧密合作,经常一起讨论,共同研究问题,从此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3.4东北电网输电定价
   
(韩水工作照,2005年(不详))

有了韩水这面大旗,我们在东北电力系统畅通无阻,上抚顺,去本溪,调研输电情况,收集各种数据,都得到了基层单位的全力支持和配合,所以我们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在获得了东北电网的枯水季和丰水季的主要水力和火力发电厂的出力数据,以及基于电力负荷预测的各主要用电节点的负荷数据,在考虑东北电网500千伏和220千伏输电损失和向华北电网的供电需要等前提条件下,我用线性规划建立了东北电网的潮流平衡模型,计算出最优的输配电方案,并计算出个输电线路的输电量和各用电节点的电价。

2003年在大连理工进行厂网分开的输电电价计算方案的投标大会,会议由大连理工电力系主办,投标的结果是大连理工和东电调度中心的联合投标中标,我们的线性规划优化输配电的计算方案落选了。虽然落选,但评委们认为我们的方案太超前了,当前国情下要实现全面的优化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难以考虑进模型。这个结论我表示接受,但实际上,大连理工的主场因素或许才是他们中标的关键,当然这话我是不会说的。跟电力系统干活的的好处是“老板”不小气,虽然我们没中标,但是东电还是给了我们一笔不菲的投标费,让我们这一段的忙活也不算白干。

回来后我又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方法设计了一套计算输电电价的方法,即设计出发电、输电和用电等不同类型的Agents,让他们按照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规则运行,最终达到利益均衡下的平衡。这一系列研究工作在《控制与决策》,《东北大学学报》,《东北电力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登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应该说这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2003年韩水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但是我们共同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停止。为了加强研究力量,我把我的博士生张瑞友投入到这个项目的研究中。在后续的区域电力市场输电电价的计算方法的研究中,张瑞友作了大量工作。我们的后续研究还在《Euro. Trans. on Electrical Power(欧洲电力学报)上得到发表。

13.4东北电网输电定价
     
(左起:张瑞友和张近朱,2007年吉林松花湖上)

韩水不仅参加了我们组的研究工作,也给我们组带来的很多的快乐时光。那几年,每到春暖花开时节,韩水便安排我们课题组和电科院的相关同志一起去旅游。旅顺口看海,冰峪沟泛舟,红河谷漂流,松花湖乘游艇,丹东游鸭绿江和断桥,每一次都安排的丰富多彩。吃得好,玩得好,有时还有土特产馈赠,让我的这些土包子穷学生大开眼界。对我来说,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通过三年多的相处,交了张近朱这个好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