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4蕙丽调进东工

(2022-03-19 14:48:56)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我从美国回来得到了学校的重视。蕙丽在院外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她每周休息星期四,这样就需要我接送女儿上幼儿园。因此我上沈鼓工作就有困难,我把我的难处跟王梦光老师作了汇报。王老师的爱人王师老师也是我大学本科时的老师,对我也很了解,此时王师已是东工的教务总长,跟学校领导层都很熟悉。于是我的问题就反应到了学校领导层,校领导决定出面帮我解决困难。

当时主管后勤的刘之洋副校长亲自找我谈了话,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把蕙丽调进我们学校来,这样早晚和周四她都能接送孩子,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当时企业改革还刚刚开始,蕙丽所在的沈阳第三机床厂也是沈阳市著名的国有企业。从国有企业调动到国有大学还没有今天那么多的障碍,只是学校进人已经开始要走公开招聘的程序。不久,学校公告栏贴出了招聘一名铣工的公告,年龄要求在40岁以下,男女不限,要求在铣工岗位上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蕙丽这年刚刚40岁,她72年进厂当铣工,此时已经有18年的工作经验。这条招工启事其实就是为蕙丽量身打造的。

终于在1990年的年底,蕙丽成功地调进了东工,进了机械厂。对于学校领导,特别是王梦光老师夫妇对我们家的帮助,我非常的感激!我们是幸运的,后来好多老师想把妻子调进东工都没有成功,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我都会暗自庆幸,幸亏我们早走了这一步!

蕙丽进了东工机械厂,见到了她熟悉的铣床。但是铣床是用防尘布盖着的,其实机械厂并没有铣工的活,所以她来厂之后十分的清闲,每天都是跟车间的同事聊聊天。蕙丽在机床三厂是车间的技术骨干,每天忙忙碌碌,难干的活都是她来承担。她还带着小徒弟,俨然是车间的大拿,当然奖金也拿得多,她每月工资奖金加一块比我这研究生毕业的老师都挣得多。到了东工机械厂她感觉自己成了废人,天天闲呆着也难受,加上没有奖金了,收入比以前少了一大半。所以她非常失落,有好几次晚上女儿睡下了,她闲下来一想就流泪不止。我知道,她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按她的本意是不愿意离开机床三厂的。

在沈鼓工作时,我经常和王梦光老师、徐莉莉老师在一起,闲暇时我也谈起过蕙丽调到机械厂的工作情况。有一天徐莉莉老师对我说:“你愿不愿意让你爱人调到重冶教研室去?”原来徐莉莉老师的爱人李德祥老师是冶金系的系主任,他们系的重冶教研室的保管员退休了,需要一名保管员。徐莉莉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如果蕙丽愿意去,她家李老师正好能帮上忙。我回去跟蕙丽一说,她很高兴,自然是愿意去。由于只是院内调动所以相对比较容易,经过冶金系、人事处和机械厂一番协商,蕙丽终于调进了重冶教研室当上了保管员。保管员的工作对蕙丽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自己有一间独立的保管室,还有管辖的库房。所有的教研室的设备、器具和材料的入账、使用和登记造册都由她负责。虽然责任很大,但是工作也不累。蕙丽对这份工作还算满意,特别是大学里坐机关的职员不少,她很快就有了同伴,交上了朋友,每天工作之余有了聊天的对象。这对女士来说是生活的必须,该有的都有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蕙丽18年练就的铣工技术再有没有施展的天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