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伊朗”的奥比扬奈村

分类: 中东 |
想来,奥比扬奈村在附近已经小有名气。一个小停车场横七竖八塞满了车,连村口路旁也停满了,司机让我们去逛,他自己去找地方停。一进入村口,游客就像水流,顺着村道中间的水沟向前流淌。熙攘的人群中,竟然还有像旅游社一样的团队。
人口多的国家都有很多当地人旅游,虽然老外也不少,但和当地人比,只能算是河里的一朵浪花。在这样的国家旅游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享受到明星级的待遇,会有无数的当地人想和你合影,以跟你攀谈两句为荣。
很明显,当地政府有旅游开发的动作。沿着山体盖的红泥房,外墙有重新粉刷过的痕迹,整体感觉比较规整,不像原始村落那般破败。村里的主道铺上齐整的地砖,中间还留了排水沟。路口拐角或人多的地方,有村民摆地摊,随意卖一些围巾和土特产,俨然国内一些刚刚开发乡村游的网红村。
奥比扬奈村Abyaneh位于伊斯法罕和卡尚之间,像一座坐落在半山腰的红色要塞。房屋就地取材,用石头和红土,砌出一间间低矮的房屋。红墙白顶的统一样式,传递出一种古老的生活气息。这个村庄信奉拜火教,据说村民讲的都是古波斯语,堪称伊朗文化的活化石。这里的服饰也和伊朗别处不同,男人穿黑色灯笼裤,女人则不管老少,都披着鲜艳的碎花头巾。
在很多方面,奥比扬奈村都像极了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村落。历史悠久的泥砖民居,独特的语言和服饰,淳朴友好的村民,跟周遭的环境、文化、宗教信仰都不一样,就像隐藏在沙漠里的一块飞地,让人感觉很不伊朗。
在通往村子的必经之路上,茫茫荒漠中,有一个吸引全世界眼球、令美国人寝食难安的地方,那是伊朗用以跟美国对抗、讨价还价的资本,纳坦兹原子能核基地。核基地建在地下,车从荒漠公路中穿过,并不觉得两旁有什么异样,只有布满四周的掩体和高射炮阵地提醒你,这是一块是非之地。
一边是硝烟味十足的对抗,另一边却是闲淡寻常的日常。这种强烈的反差,两天前我在德黑兰的前美国大使馆附近已经领会到一次了。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