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我游
任我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14
  • 关注人气:1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武夷山

(2018-06-18 17:54:17)
分类: 简单生活简单户外

问道武夷山

2017年终岁末,在家蜗居了一个多月的我又开始蹄子发痒,正寻思去哪里磨磨蹄子呢,恰好有徒友鼓动去武夷爬野山。这正是我辈之徒的心头好,于是没有多想,就满口应承下来。动车票立马在手机上订,酒店由武夷山的朋友搞定,攻略也是他做好现成的,剩下的就只有出发了。没想到,2017年临了,还能有这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徒友的同学在武夷山工作,他是个狂热的户外爱好者,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往武夷山中钻,几年来走遍了武夷山中的沟沟壑壑。他根据自己的徒步经历,整理出武夷山中的77条户外线路,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量。朋友说他已经走了两年,竟还有30多处尚未踏足。我们时间有限,只能挑选其中两条精华的线路过把瘾。

 

第一天的行程:星村镇—白云寺(极乐国,御仙台)—双乳峰—涵翠岩活水洞—天壶峰—三仰峰(二仰碧宵洞“武夷最高处”)—桃源洞—云窝

从山脚到白云寺是石阶山路,大概爬十来分钟就到。穿过寺殿,出寺的西门,沿崖边小心翼翼地爬进山洞,就是道家的“极乐国”。此处颇为隐蔽,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的。站在高处,可以俯瞰来时的路和前方的星村镇。返回禅寺,出寺的后门,穿过竹林,绕到寺的后山,登上御仙台。山顶有一个户外露营基地,观日出云海极佳,能俯瞰下面的九曲溪。

返回寺后门,往北沿山路走,循迹登上天壶峰,靠近峰顶的地方有个道观遗址。明代诗人杨仕倧赋诗云:“壶里乾坤别,神仙自有家。岩高擎日月,地僻锁烟霞。铁笛一声响,碧桃千树花。风灯与泡沫,回首总堪嗟。”从峰顶可以俯瞰下面的桃源洞和对面的天游峰,武夷山主景区历历在目。

登三仰峰的路上有二仰峰,其处有碧霄洞,也曾是个道观,洞壁题刻“武夷最高处”。值得一提的是通往山洞的最后一段并不是寻常的山路,仅用几棵小树干横跨山崖两端,一边搭在山崖的岩石上,另一边则通往道观的入口。崖壁稍有突出,通过者必须小心翼翼地扶壁而过,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颇为惊险。

从垭口下去,后面的路途都是齐整的石阶路,一路下到桃源洞,然后顺着九曲溪边进入云窝。这里已是武夷山的主景区,可以上天游峰,也可以穿过云窝径直出去。

 

第二天的行程:兰汤—三姑石—升日峰—马头岩—兰汤

下车后,穿过兰汤村,沿着村后的小路进山,沿着三姑石的方向一路向上。在半山腰的岔路口向右拐上一条土路,再上到垭口。然后向下走,沿着户外前辈们留下的路标,穿过一处处茶园。在岔路口再爬升最后一段上山路,很快就能上到升日峰。

升日峰属于未开发的景点,在户外界小有名气。时值元旦,有很多当地人呼朋唤友来此爬山、观日出、迎新年。据朋友说,这还不是真正的升日峰,旁边那座无路可上的山峰才是,是座未登峰。而眼前的这座山峰,狭窄地向前突出,像一头巨兽趴在山谷中,360度纵览整个武夷,接受群峰来贺,颇有王者霸气。

   

两天的脚程都不长,强度最多只能算中等舒适。这对自虐的强驴来说可能不过瘾,但对我们这些“大妈大叔”们却是刚刚好。其实,我来武夷山,并不全是为了登山徒步。这些年,在无数场合,喝过各种品牌、名称花里胡哨的武夷岩茶,什么水仙、肉桂、奇兰,名贵的还有正山小种、大红袍等等,来武夷的人又有几个不是冲着武夷岩茶来的? 你看那丹霞山中,或谷地、或沟沿、或岩凹,但凡有一小块平地或坡地,无不砌石磊沿,形成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茶园,并因其土壤、水源及周边的小气候形成品质不同的岩茶。

我们第二天的行程就经过一处颇为出名的肉桂产地~马头岩。马头岩肉桂被茶友们亲切地戏称为“马肉”,虽然喝过无数次,一直以为仅仅是一个地名。今日才知道原来是茶园上方有一座突兀的山岩,外形酷似马头,因此得名。山岩连成一片,形成天然屏障,笼着下方的山谷,使得这里终年云雾氤氲,是天然的种茶宝地,也难怪这里产的肉桂会如此不俗。难得的是,山谷中还有一座“马头岩道观”,主殿及勾栏上的石雕颇有年头,石桌石凳、竹林茅屋、几分菜地,倒也自在。道长姓陈,酷爱喝茶,在殿旁专门辟出一处茶室,与来自四面八方的茶友一起品茶论道。

武夷山风云际会,传说山中有七十二洞,其实朋友搜集的资料里还不止这些,据说共有99座道观呢。这么多的道观齐聚此地,大概是因为地处偏僻,能静心修行,也更容易悟道登仙吧。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位半隐之士对自己后半生的写照。中国历代文人都有“半山半水半田园,半隐半世半功名”的情怀,就连流行歌手都懂得唱出这样的词句:“就在半梦半醒之间,我们忘了还有明天”。这个“半”字,大概颇得古今文人雅士的人生精髓吧。

我辈中年之人,倘能以此为人生最佳之状态,不亦快哉!

2018.01.05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问道武夷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