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C(珠峰南坡大本营)徒步篇(中)

标签:
ebc徒步尼泊尔雪山徒步珠峰大本营 |
分类: 尼泊尔 |
由Phunki Tenga往上到Tengboche,是一段高差600米的连续上坡,徒步约2-3小时,目的地就在山顶。Tengboche迎面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客栈,左边则是一座大型的藏传佛教寺庙Tengboche Monastery,这座神庙曾在1989年给大火毁掉,现在这座是重建的。每个登山者,在攀登珠峰之前,都会在这里进行仪式,祈求上天的保佑和神的原谅。我们也不例外,在第二天早上虔诚地拜访了它,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它跟藏区的寺庙并无二致,但处在深山之中,且周围雪山环绕,无疑更增添了一些神圣感。
阿玛达布朗雪山Ama Dablam是EBC线路上最漂亮的山峰,在夏尔巴语中是“母亲的项链”的意思。它海拔6856米,在尼泊尔珠峰地区的群峰之间,并不显得特别高,却是本地区最令人难忘的雪山之一。阿玛达布朗雪山形状百变,横看成岭侧成峰,随徒步者所处位置的不同,有很大分别。从南池市场到Pangboche的路上,所看的的阿玛达布朗雪山是钝圆形,一高一矮的模样;从Dingboche到chhukhung的路上,所看到的阿玛达布朗雪山是如雄鹰展翅般的形状;从Dingboche走到Tukla时,回望阿玛达布朗雪山时,它又变成尖尖的正三角形山峰;从Kala Pattar南望群山,阿玛达布朗雪山是细细长长的三角形。
第四天一早,我们穿过Tengboche村,一路沿着溪流下行,在茂密的树林中走了约1个小时。总以为,在树林里穿行是最舒服的徒步,既没有烈日当头,又没有讨厌的热风扬起的漫天灰土,加上森林总是相伴着溪流和瀑布,景色也是最漂亮的,心情好了,自然就有了舒服自在的感觉。可惜好景不长,溪流下到底,过了一座桥后,就是通往Pangboche的上山路了,这一段几近垂直、无尽无休的爬升让人灰心丧气、只皱眉头。好不容易走到中途休息点Shomare(4010米),我们停在路旁的一家餐厅,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午饭。午饭依然是尼泊尔口味的馕和千篇一律的炒饭,难得的是饭后加了杯自泡的咖啡,大大缓解了疲劳。
自刚才的谷底向上,植被逐渐稀疏起来,原来茂密的针叶林和地上盛放的野花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紧贴在地面的低矮灌木和荒凉的山坡。Shomare之后一直到Dingboche(4350米),沿途道路虽然和缓,但海拔已经上升到4000米以上,加上高原上没有遮挡的冷风一直在劲吹,身体开始发冷,渐渐地感觉有点吃不消了。几次看见路旁的石头,都想坐上去休息一会儿,可这整个山脊都是风口,风既大又冷,根本不适宜久呆。远处的Ama dablam这时也冷冷地注视着我们,目送着我们蹒跚地走过这段平缓而又漫长的路,直到我们走进那个温暖的避风谷。
Dingboche是山坳里的一个大村,四周雪山环绕,站在客栈的院子里,可以360度看到各自不同的雪山,从我们的窗户还能瞥见Pumori那峻冷无比的尖峰。这里海拔4350米,也是我们此行第一次住在4000米以上,大家的动作都明显缓和下来,连呼吸也变得迟重起来。在餐厅等晚饭的时候,我第一次测了自己的脉搏,72次,比上次ACT徒步时好多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喝了大量的水的功劳吧。饭后的闲暇时光里,有一个高大靓丽的金发姑娘走过来,问我能否帮她做一份调查问卷,原来她和他的同事常驻在这里,专门研究高山病。后来下山的时候,我竟然在无意中逛到了她们设在Periche村的研究所,也算是一段缘分吧!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最美的咖啡座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高原上的龙胆花
P36
P37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设在Periche的高山病研究所和救援站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P50
P51
P52
P53
P54
P55
P56
P57
P58
P59
P60
P61
P62
P63
P64
P65
P66
P67
P68
P69
P70
P71
P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