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余何意栖碧山

标签:
安徽碧山碧山共同体乡村实验 |
分类: 走遍中国 |
既然是先锋试验,就等于宣称自己是现实的背叛者,然后又试图去挑战现有的秩序,这就好比是不自量力的堂吉诃德,可嘉的只有其屡败屡战的“战斗鸡”精神。其实在共和国时期,试图支援农村的决心和规模更大,五十年前,毛主席号召青年“到广大的农村去”,并画出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前景。后来仅仅过了十年,就变成了返城的高潮,争先恐后逃离农村唯恐落在人后。现在,又有一批批标新立异的艺术家、文青把他们的灵魂寄托在了乡村,开始了新一轮的试验……历史总在重复,只希望这一次会有些不一样。
我们在雨中循村道而去,一路所见与其他徽州村子并无两样,甚至感觉比一些旅游开发早的村子更显落寞和颓败,村中有两家老宅子改成的家庭客栈,因为改动不大,采光和卫生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仅有的异数是在“理农馆”的墙壁上,贴着尼古拉.马兹洛夫诗歌朗诵会的布告。诗人何许人也,估计没有几个人晓得,也不会有人关心。朋友说,在村中的大会堂,经常有类似诗歌朗诵这样的大型聚会,聚集了不少闻声而来的文青艺术家。我们到的当晚,碧山书局里还有黄梅戏表演,就在我们离开之前,陆续有大批游客进来,吵吵嚷嚷,言情亢奋,或许在古宗祠里看黄梅戏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第一遭吧。
和其他徽州古村一样,碧山也是依山靠水,一条枧溪河自北而南穿村而过,连日的烟雨使得村庄云雾缭绕。顺着云天塔的方向,来到河的另一边,才发现这里大不一样。这里不但有面积庞大的何府,还有名气很响的猪栏2和猪栏3酒店,其实来碧山的不少人都是冲着它们而来的。这几座酒店依托古民居改造而成,既保留了徽派民居的风格,又适应了现代人的舒适需求,加上商业炒作,价格自然不会让人舒适,但反而是这样的酒店让人趋之若鹜。
下午碧山没有出去的班车,我们在村口等顺风车,很快就等来了一辆。车主是个帅小伙,他要去县城办事,所以只能送我们到黟县,为此他一再地跟我们说抱歉。我们问他看不看好碧山,他沉吟片刻,淡淡地说他们在附近收购了两百多座老宅子,只是都还没有开发,具体拿来干什么目前也不清楚。好吧,看来我们是无意中碰到一位高人了,要不就是另一个黄怒波?据说李白当年到碧山时,留下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诗句,李安也觉得这里是个“卧虎藏龙”的好地方,那我们又该做怎样的感想呢?
P1 翰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