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钦不但天气热,旅游也热。科钦古堡Fort Kochi大概是南印最热门的一个旅游地了,沙滩椰林、海鲜便宜,干净舒适的环境,与印度其他地方殊多不同。难怪这里一到年底,就成了欧洲人的度假圣地,到处都是金发碧眼的法国人,满耳的法语和欧洲其他语言,就是很少听到英语。甚至连印度人也屁颠屁颠地跑来,享受这不用出国就能享受到的异国情调。
是啊,怎么能不来呢?科钦是印度旅游城市中的另类,海鲜廉价,交通便宜,旅馆的服务也好,就连这里的景点也是基本等于免费。圣弗朗西斯和Santa Cruz教堂不用说都是免费,印度人很少把信仰的场所拿来收费,怕会亵渎自己信奉的神灵,这就是敬畏心。著名的犹太会堂和墨丹杰里宫门票仅收5卢比,不到人民币一元,而且外国人与印度人同价,这是我在印度第一次享受国民待遇。在印度大部分景区,外国人和印度人的门票价会相差几倍到十几倍。一直以为内外宾同价是一个国家甚至国民自信与否的外在反映,如此想来,是科钦人比其他地方的印度人更加自信呢,还是跟科钦的老外太多,所以与国际更接轨?
一个被殖民者控制了五百年的地方,自然到处都是教堂,绕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教堂多的地方,总让人想到殖民地与殖民文化,马尼拉如是,越南、澳门如是,科钦更是如此。先是葡萄牙人,然后是荷兰人,还有犹太人,这块自古以来香料贸易的宝地迎来送往,现在又拥抱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从来就没消停过。
在海边闲晃的时候,不经意间就走到了圣弗朗西斯教堂St.Francis Church。教堂看起来很不显眼,中不溜秋的灰白色调,没有大教堂那样炫目的彩绘玻璃,也没有金碧辉煌的吊灯穹顶,但教堂里有一个地方你不得不去,那就是右边的达伽马墓地。从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这里,到1524年死于这里,达伽马在这里度过短短26年时间,达到了他航海事业和人生的巅峰,一度被葡萄牙国王任命为印度副王。达伽马死后曾安葬于此,后来被移回葡萄牙,如今这里只剩一座空冢让人凭吊。可惜今天不是周末,既没有婚礼,也没有星期日弥撒,只能对着墓地,遥想五百年前达伽马在这里如何礼拜,如何祈祷万能的主保佑他在这里事业长青、青春常驻。
圣法兰西斯教堂是葡萄牙人在印度建的第一座教堂,而相距几百米的Santa Cruz Basilica则明显要新多了,这座教堂的内饰很独特,拱顶的瓷砖镶嵌花样繁复,入口处还多了镂空雕花的屏障,多少带了点伊斯兰的风格。附近有一所教会学校,出出入入的学生让这里显得朝气蓬勃,而不是一贯的肃穆深沉。
除了为数众多的教堂,科钦带有殖民色彩的建筑还有不少,默丹杰里宫Mattancherry Palace和犹太会堂Paradesi Synagogue都是其中的代表。默丹杰里宫据说是葡萄牙人送给科钦王公的住宅,里面有一座很大的花园,种满了花草树木,附近还有一个不小的湖,不知是否当年王宫的游泳池。宫内讲述印度罗摩王故事的壁画让人感到惊艳的同时,也不禁让人疑惑:这样绚丽的壁画应该是神庙里的装饰,用来装饰日常起居的住所岂不是太怪异?
犹太会堂位于犹太社区一条小巷子的尽头,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建筑。如果不问路人,还真不容易找到。里面有一个小博物馆,展出一些连环画似的油画,描述西方殖民者初到南亚次大陆,与当地人交往的历史。会堂很小,依次看完刻着犹太戒律的卷轴、古朴的玻璃煤油灯和可移动的黄金讲坛,几分钟也就完事了。这里曾是漂泊海外的犹太人的精神家园,见证着这个苦难而坚韧的民族生存奋斗的历史。可惜的是,这两个地方都不允许拍照,自然也就无缘留下永久的记忆了。
夕阳西下,是该出海去吹吹海风了,那就到码头坐渡轮到对面的Vypin岛吧。只要花2Rs和5分钟时间,你就能置身于另一个天地。对岸码头有一条沿海步道,旁边有天主教堂和椰林下的独家小院。这里的鱼网每天都有人收放,而不仅仅是道具。黄昏时的光线很好,可以拍到很美的黄昏鱼网。当然,最重要的是没人过来收费,糟蹋你美好的一天。

P1 圣弗朗西斯教堂的弥撒

P2

P3 达伽马的墓地现在是一座空冢,遗体已被移回里斯本。


P4 圣弗朗西斯教堂 VS Santa Cruz Basilia
P5 沧桑斑驳的外墙

P6 Santa Cruz Basilia教堂

P7 教堂外的街巷

P8 教堂

P9 教堂内部

P10
P11
P12 犹太会堂外的小巷

P13 犹太会堂 VS 主教House的门房
P14 Vypin岛上的天主教堂
P15 科钦 Bishop House
P16
P17 达伽马研究协会
P18
P19 里面还有一个印度人-葡萄牙人博物馆

P20 从教堂门前经过的学生

P21 学校就在教堂隔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