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走后的贾夫纳

标签:
贾夫纳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旅游猛虎组织贾夫纳旅游 |
分类: 斯里兰卡 |
去贾夫纳,是缘于我的背包好友“谢谢”的一个帖子。两年前,他去了一趟贾夫纳,那时猛虎组织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刚和兰卡政府军和解,结束了长达25年的血腥战争,谢谢是贾夫纳对外开放后进去的国内背包第一人。他在帖子里发了很多贾夫纳的战地废墟、戒备森严的检查点、全副武装的军队的图片,在穷游网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也使贾夫纳成了兰卡深度游的标配。
按计划,在Negombo休整一天后,我就应该从那儿直接坐夜车直奔最北端的贾夫纳,然后顺时针绕兰卡一圈。可是在Negombo折腾了半天,问了N多人,包括客栈老板娘,旅行社代理,镇上兑换店的伙计,甚至连警察也被我骚扰了,却始终没有问出个准信。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没有到贾夫纳的直达车,只能从科伦坡转。
不得已,只好先辗转到科伦坡。不想公交车到达的终点不是汽车总站SLBT(后来才搞明白),而是私人车站Private Bus Stand,这个车站停靠的都是民营公司的车辆。司机很委婉地对我说了No,然后建议我先去瓦乌尼亚再转车。车子晚六点开出,到达瓦乌尼亚就是半夜,半夜三更的,安全有没有保证,又去哪儿投宿呢,巨大的不确定性让我一时进退两难。司机似乎看出我的疑虑,拍着胸脯说他们公司在那里有车可以直接转,保证不会出差错。
车到瓦乌尼亚正是半夜时分,雨还没有完全停住。迷迷糊糊中,售票员叫我下车接受检查,车上只有我一个老外,当我穿过荷枪实弹的检查站,好不容易填完登记表出来时,却不见了我的车,这一惊非同小可,因为我的大包还在车上呢。黑暗中,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只听见售票员在远处扯着嗓子大喊,原来车已经开到前面路口去了。
车子最终停在贾夫纳车站时是凌晨4点多,这是黎明前最安静的时候。每次单独旅行,最紧张的就是这种时刻,半夜凌晨、四下漆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何况这里是刚结束战争状态不久的地方呢。街上所有的店都已经关门,除了几个趴活的车夫,再没有其他人。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车夫的要价,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我草草地还了价,然后把自己塞进车斗里,司机以六七十码的速度在大街上狂奔起来,凌晨的凉风灌进衣领,使我清醒了不少。黑暗中,只觉得嘟嘟车开了好久。在到达旅店之前,我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身体紧张是奔波了一天一夜,晚饭没顾上吃,又一夜无眠,心里不安则是因为在这寂静无人的凌晨,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一个嘟嘟车夫多少有点不靠谱。
尽管贾夫纳已经对外开放两三年,但毕竟与外界隔绝了20多年,旅游业的基础依然很薄弱。在Negombo折腾了半天,也无法得到坐车的准确信息,估计那里的居民很少去贾夫纳。科伦坡机场提供的兰卡旅游图,里面有A城、P城、康提、高尔、尼甘布甚至亭可马里的地图,可就是没有贾夫纳的。为了拿到一份地图,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车站附近,问警察,去书店找,结果都是徒劳。资料很少,又没有地图,在陌生的地方就容易失去方向感,只能凭感觉乱闯一气。后来偶遇一对德国夫妇,借了他们的旅游书来看,才总算搞明白了东南西北。那时候,我已经穿越了整个镇子,从东边的旅馆区一直走到了西南端的Fort区。
来贾夫纳很大因素是猎奇心态在起作用,这里除了海上公路值得一看以外,其他的地方都有点像鸡肋。Point Pedro海边有一军港,有点小漂亮的灯塔,据说能看到印度洋无敌的海景,但那段公路正在维修(中国政府援建,中铁五局负责施工),一来一去要大半天时间,加上天气不好,所以只能放弃。荷兰古堡一带是景点最集中的地方,有钟塔Clock Tower、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圣皮得卫理公会St Peter’s Methodist,但大部分跟兰卡的佛庙一样,只可远观不能近赏。荷兰古堡本身基本上是废墟一堆,而且正在大规模的修缮中,里面除了看一个古建展览,能做的就只有凭古怀吊了。
Nallur神庙对于刚在南印度转了一圈的我来说,本来没有什么吸引力,不过这个庙竟然允许非印度教徒进去,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了。印度教里有一个教派,要求男性信徒必须光着上身和脱帽才可以到庙里参拜,有的庙门口还站着手拿棍子的执法者,专门惩戒那些违规的教徒。在印度逛了无数的庙,守身如玉、坚持春光不外泄是我一贯的原则,可是在贾夫纳的Nallur神庙,我例外地破了身,脱去了上衣塞进背包。我不了解的是这种教规的含义,是要向异性展示发达的胸肌呢,还是向神灵袒露胸怀表示无私的虔诚?但我知道的是,在兰卡当裸男,能引来无数女人的当然还有更多男人的回头!
临走的那个早上,我在不经意间发现main st上有些老建筑很有感觉,这些老建筑距离荷兰古堡不远,但却是贾夫纳真正的亮点。空无一人的圣马丁教堂有点像私家大花园,圣詹姆斯教堂的颜色很可爱,最有感觉的是老旧的贾夫纳监狱。当然最让人有时光倒流感觉的还是那些错杂其间的被战争摧毁的废墟,有的墙壁坍塌,有的屋顶被炸飞了,院子里荒草丛生,这些斑驳的痕迹在提醒着我:三年前,这里还是战火纷飞的地方,七万多生灵在硝烟中猝然倒地。走在小巷里,仿佛能听到炮火的余响,看到那些不堪回首的人间惨状,所有对贾夫纳的想象都复活了,而这才是我来此地的初衷。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发现,我真会觉得贾夫纳跟兰卡其他城市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贾夫纳回瓦乌尼亚的公路上,我看到了很有象征意义的一幕。路两旁都是丛林灌木,一个接一个的军营之间,偶尔会闪现出小市集和做买卖的村民,虽然军警比平民多得多,但气氛还是很平和的。一块空旷的田地里,有队士兵手持探杆,正在雨中小心翼翼地排除地雷。在公路的另一旁,另一队阿兵哥开着手扶拖拉机,兴致勃勃地走在执勤的路上,有白鹭在前面翻飞,为他们带路。
P1 兰卡的公车也是一种信仰场所,而且常常播放很吵的音乐,对人的耳膜可是不小的考验。
P10 一段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