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巴沟:沿着文成公主的脚步
标签:
文成公主通天河勒巴沟玛尼石刻唐蕃古道玉树勒巴沟旅游 |
分类: 大西北 |
几十年后,又一位唐朝公主沿着同一条路踏上和亲之旅。当她行到此处,发现几十年的风雨已经将文成公主留下的石刻严重磨蚀,于是命人加以修缮,并在佛像处修建了一座庙宇,也就是现在的文成公主庙。
两位公主走过的和亲路就是著名的唐蕃古道,是一条汉藏来往交流的大动脉。玉树的勒巴沟只是其中的一段,也是必经之路。和亲队伍所经历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是难以估量的,他们永远也想不到会有一天,一群年轻人坐在四轮驱动的车里,高谈阔论,朝气蓬勃,一天走过他们也许要一两周才能走完的路程。
清清的巴塘河流淌了一千多年,最终汇入了通天河。《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在通天河畔降伏了灵感大王,拯救了陈家庄的儿童。小说里的通天河宽八百里,波涛凶恶,而今的通天河却是名符其实的“黄河”了。只有巴塘河还和千年前一样地清,在两河交汇处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清流与浊流。
那一天,我们坐在勒巴沟的沟谷之中,在几棵大树下躲避正午的艳阳。面前流过一条雪水融成的清溪,对岸是青青草坡,有羊群觅食其上。我们一边烧茶做饭,一边聆听那叮叮咚咚的刻经声。
刻经的汉子已经不年青了,白发杂生,面容苍老,还戴上了老花镜。他不苟言笑,只专注于自己的一锤一凿。是啊,对于自己的饭碗,哪容得半点疏忽呢?凿错了哪怕是一个笔画,整块石头就得报废了。而凿好这样的一块石头,怎么也得半天功夫吧。我突然想,他会不会是千年前给文成公主刻石的某位石匠的后代呢。石刻和木雕一样,都是如针线活般费眼。也许用不了几年,他就该退休,由他的孩子接过他的锤子和凿子了。
石匠换了一茬又一茬,没有人会记得他们,但他们留下的的石刻却变成了永恒。这些刻着六字真言和佛经的石刻遍布勒巴沟,在山坡上,悬崖顶,嵌在石壁中,躺在溪水里。在藏人的信仰里,它们已经定格成山玛尼,水玛尼。任风吟唱,流水轻弹。
风吹过千年而不变,不变的还有那和煦的阳光,和信佛者的虔诚。
PS:当卡寺在玉树镇外的一座山上,虽然名气没有结古寺大,却更值得一游。殿中供奉一些从没见过的佛像,而且雕刻得非常逼真精美,尤其是那尊弥巴大佛。有趣的是,这座寺庙的最大捐助者竟是香港的三级片影星邱淑贞。据寺庙的喇嘛说,她先后捐了100多万,对寺庙的维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地方。我明明在寺外拍了些照片,回来查看却一张也没留下。以前曾经听藏人说过类似的奇事(一些特别灵验的寺庙或佛像拒绝拍照,即使偷拍也会自动消失),难道在这座寺庙上应验?
嘉娜玛尼石堆位于玉树结古镇外的新寨村,海拔3600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玛尼石堆,被列入吉尼斯记录。
勒巴沟内的每一块石头都刻有六字真言,由潺潺溪水日夜吟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