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识茶,解秘专业评茶

标签:
评茶专业识茶树体验爱茶文化 |
分类: 咖啡与茶之养心修心 |
专业精神加上全心热爱,才能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里挤出时间,孜孜不倦的学习求教,每一次活动都令人期待,又收获良多。
平日自已读茶书品茶的感受与专业评茶有什么不同?周日下午,在农林大学现场听老师讲解如何辨认识茶,体验专业评茶,这次活动又是一次非常奇妙的体验。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性和特点,你看,红心歪尾的铁观音,叶底有绒毛的毛蟹,有椭圆形的叶片,有长圆形的叶片,有浅有深的叶边锯齿...外表只是一点微小差别,滋味和品种却大不相同,以为自己读了不少茶书品了不少茶就算识茶?其实这只是第一步,实地考验和专业培训才是硬道理。
阳光灿烂的春日午后,路盲的我迷路而迟到了,一路心急的问着赶着,终于找到了在老师的带领下登上农业大学里的茶山识茶的茶友们,哈,还好跑得快赶上了,远远的挥着手,心中一阵欣喜。大家都非常专注而雀跃,有的拿着笔记认真的记录,有的不仅在现场学辨别,还采摘了叶片夹在笔记本中,准备回家后再细细回味,各种各样的茶树模样非常相似,辨认起来很不容易,正是:事非经历不知难,在品饮时当用心体会茶之美,这一茶一叶里凝聚着的茶农采摘和制作的多少辛劳呢!随后,我们在电子教室里,听教授讲解如何进行专业评审,并到专业的审评室里体验。专业审评完全不象我们平时品茶那般惬意,评茶室的窗户必须倾斜30度,需特别定制,这样的斜窗才能有评茶所需的柔和光线;郭教授示范着用三只手指抓出五克茶,必须一抓到底一次到位;专业闻茶与我们平日闻茶完全不同,要半开杯盖迅速完成,以免鼻子失去判断力,每泡茶要冲泡二分钟、三分钟、四分钟后,茶汤在30-40度时评审最佳,此时的茶汤往往苦涩且茶碱较多,不宜咽下,所以评茶室里备有专用吐茶处;评茶的专业用语与我们平时随意品茶的评价很不相同,比如最顶级的茶香气称为馥郁,次之为浓郁,红茶茶汤透亮甜香中带有花香,铁观音入口清香滋味鲜爽,好岩茶滋味醇厚,次之称为醇和或平淡,一边认真记录着,一边感概着,当爱好成为事业,要付出的不仅是热爱,还要有钻研精神和专业知识,敏锐的嗅觉和舌头,以及锲而不舍的坚持和奉献精神。
活动中的花絮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的气氛,茶友8849带来在野外采摘的三种野菜茶,茶友木语堂从福清赶来,登山之后尝着他带来的福清特色的糟肉饼,心中暖暖。下回,我们要去真正的茶山体验,云雾山中清风徐徐,那心境,那茶香。。啊,想起来就令人期待呢,爱茶的人生如此美好,习茶的旅程令人期许。
茶友们亲历茶山现场学识茶。
茶艺系教室里张天福老人的题字道出了茶道的真谛:清雅和静
就要进入我们心中神秘的茶业审评和检验室。
小一点的是铁观音的评茶杯120克的量,大一些的是红茶的评茶杯150克的量,还有专业使用的计时器。
茶艺系里这个评茶室非常专业,窗户是特别定制的,这样的斜窗才能有评茶所需的柔和光线。
郭教授示范用三只手指抓出五克茶,要一次到位,专业闻茶与我们平日闻茶完全不同,要半开杯盖迅速完成,以免鼻子失去判断力。
评茶需用专业用语,首先要学会正确表述茶的品质。茶文化博大精深,咱还只是初入门。
经过校园看到这家美食城里的彰州小吃,看起来很赞,可惜要赶回去给孩子做饭,下回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