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仙茶,优雅五仙子

标签:
北苑水仙南路水仙武夷水仙闽北水仙漳平水仙 |
分类: 咖啡与茶之养心修心 |
水仙茶树,源自千年建州北苑(今建瓯),如今在建瓯各乡村,古茶树如珍珠一般洒落,如南雅鲁口、吉阳郭岩山有千年古茶园,小桥白丈岩1170年的水仙古茶树(被认为是福建至今被发现的最古老茶树)等。清代又被引至栽种于建阳大湖、永春、诏安、南安、漳平、武夷、沙县等地,建阳水仙在1914巴拿马博览会获金奖。水仙叶片肥厚入口甘醇,可以制成白茶、红茶、乌龙茶等多种茶类,香气滋味非常丰富。
按产地分有闽北水仙(建瓯北苑水仙、金圃水仙、南路水仙、建阳大湖水吉水仙、武夷水仙)、闽南水仙(永春水仙)、漳平水仙、广东凤凰单丛。
漳平水仙,包装很有特点,成四方块状,以棉纸包成,色泽沙绿间蜜黄,香气清高幽长,汤色清澈橙黄,滋味甘醇鲜爽,叶底黄亮肥厚匀整,但久泡微有涩感。后又研发出新品漳平水仙红茶,既有水仙茶的香气和醇厚滋味,可冲泡十余泡,又有红茶的甘甜。
闽北水仙,始产于百余年前建瓯北苑,现主产区为建瓯、建阳、武夷山,水仙叶大呈深绿色,叶肉厚,嫩梢长而肥壮,芽叶透黄绿色。三十年以上的水仙茶树制得的茶叶称为老枞水仙,百年以上的水仙茶树制得的水仙茶,有米香木香,当地人称为百岁香,一季采摘的老枞青苔味明显,我们平时品尝到的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种植的水仙茶树,且经四季采摘,青苔味不明显。建瓯岩茶因生在在土层之上,与武夷岩茶生长环境不同,青苔味也相对不明显。
建瓯南路水仙,干茶条索紧结油润,焙火轻的有浓郁的盖中花香,水中水仙花、桂花、兰花香扑鼻而来,香气高长而持久,茶汤清澈透亮,叶底厚软油亮。焙火重的茶汤深橙,滋味格外甘醇顺滑,入喉更有一种特别滋味。
北苑老枞水仙,汤色比普通水仙深橙,入口有些微苦,滋味醇厚柔滑,青苔味不明显,回甘迅速,叶底黑褐坚挺厚实,根根挺立不松散。
北苑水仙与武夷水仙的相比,花香更浓郁持久,甘醇顺滑也胜一筹,武夷水仙则醇厚度和后劲比建瓯水仙更强。
建阳水仙茶芽制作的白毫银针,茶汤浅黄,入口醇和,没有青草味。
北苑老枞水仙与武夷老枞水仙。
建瓯金圃水仙,香气清雅飘逸持久,茶汤醇厚柔滑。
建瓯高山水仙和南路水仙,焙火较轻,杯底兰花香持久,水中焦糖香玉米香清雅或木香蜜糖香,杯底兰香持久,茶汤清透柔滑,回甘迅速舌底生津,后劲稍逊。溪屯溪水仙焙火较重,入口微苦,茶汤深澄,茶汤醇厚。另一泡南路水仙,焙火较得重,干茶紧结油润,茶汤醇和,如丝润滑。
武夷水仙,口感圆润,茶汤清透,兰花香馥郁,喉韵悠长令人沉醉其中,后劲比建瓯北苑水仙更绵绵不绝,但回甘和醇厚度略有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