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开元寺、开元路

标签:
坐像佛寺圆瑛法师香积厨铸法法海寺開元寺 |
分类: 福州旅行之风景美食 |
新浪福建生活首页推荐 福州老街鼓东路http://fj.sina.com.cn/zt/xfrcgj/index.shtml
福州法海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山,现为福建省、福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地点在市公安局、市妇联旁,我由津泰路、行至此。
创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初名“兴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始改今名。一千多年来,该寺历经沧桑,代有兴废。宋政和七年(1117)曾改作道观,称“神霄宫”。此后不久,又恢复为佛寺。明代,寺院一度被豪强占为私人别墅。至万历年间,才复旧观。此后又久为俗家所侵占。直至1928年,圆瑛法师主持雪峰崇圣寺时,才将法海寺收回加以重修,作为雪峰下院。1948年,忠心和尚曾创办“法海中学”,招收贫寒失学青少年,为社会培育了一批人才。“文革”中,除殿堂建筑外,佛像等一切陈设悉遭破坏,1976年后重加整修。法海寺的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弘化楼、客房等。
法海寺,福州俗称的“三山藏”,其一山就在这寺中后院,是极小的一山,为罗山。
对面的市妇联楼下,也有称原破店的。
开元寺
坐落在鼓楼区经院巷,我由永安街、慶城路行井大路,至化民營路轉彎就到。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始创初建时名“大云寺”,唐初称“龙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开元寺”。开元寺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曾数度遭灾被焚。1979年重修后,现存铁佛殿、灵山堂和佛化社等数座殿宇。寺门口的“开元寺”牌匾,据说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宋代石槽3个,系香积厨内所用的贮水槽,其一为宋大观二年(1108年)所制,上镌铭文52字,为古代石器题识之罕见。
铁铸的“阿弥陀佛”坐像,坐像下有井。寺内有名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九百多年前这尊10万斤的大铁佛是怎么铸成的呢?据考证是用“蜡铸法”浇铸的,说明当时的冶炼技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出了開元寺,有小巷,通市場。
這裡也有遠山農業。
寻访老街老店系列
前一篇:庆城路。光饼、锅边和闽王祠
后一篇:正岩与半岩,武夷岩茶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