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与世博会

标签:
黑茶好茶砖茶散茶贡尖 |
分类: 咖啡与茶之养心修心 |
2010年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全明星阵容”已全部产生,分别为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湖南黑茶、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大红袍)、润思祁门红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富子)白茶、张一元花茶以及福鼎白茶(太姥银针)。
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陈化、香醇,助消化,减肥和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黑茶出现于1034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前后制茶工艺基本形成。黑茶的种类根椐产地来分有四大类, 1、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2、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3、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4、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中,对普洱还有所了解,而对此次被入选世博的十大茶类之一安化黑茶则不甚了了,甚至不少人认为黑茶就是普洱茶,上网查了一些资料,恶补一下。
历史悠久浓厚醇和的安化黑茶
百年前,英国、俄罗斯的市场里,就有买茶者的通律——“非安化字号不买”。安化是“黑茶的故乡”、“世界茶王的故乡”,在黑茶类中,茯茶、藏茶、普洱等都一直主销边疆地区,所以也被称为边销茶。
湖南黑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制造而成,上好的安化黑茶,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茶汤明亮,红浓;回甘明显,齿颊留香。既可以泡饮,亦可煮饮,亦可制作奶茶。
明朝因四川雅安黑茶的产量不够,扩大到用湖南黑茶来易马。于是,湖南安化地区率先仿制黑茶,湖南的茶也叫“湖茶”,产量大,价格便宜,味道甘爽醇厚,深受西北边疆少数民族的喜爱,使北路边销市场逐渐被湖南黑茶所代替。
散茶、紧压茶:黑茶分为散茶、紧压茶两大类。散茶类中有引茶(旧时茶商先向政府纳税,领取引票到安化采购,按规定重量成包,再运至西北销售,所以称引茶,又称官茶、天尖、贡尖、生尖(晋、陕茶商在安化采购后,就地加工为散茶成品,原分为芽尖、白尖、天尖、贡尖、生尖、捆尖等,主要是按茶的品级命名,清末后,就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三种,其中以天尖为最好。天尖采用谷雨时节鲜叶加工而成,历史上主要供皇室阶层饮用,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被列为贡品,“三尖”茶的口感甘润爽滑,滋味清醇,还带有独特的松烟香,存放越久越陈香,然而和许多曾辉煌一时的茶叶一样,黑茶引以为傲的历史并没有被延续下来,虽然贵为湖南特产,但即便是湖南人都很少有人了解黑茶,更不用说去消费黑茶了。
茯苓、金花茯:为使“湖茶”方便运输、保证品质,在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茶商用湖南所产黑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制成砖茶,称为“泾阳砖”,又称“茯茶”,又称“茯砖茶”。砖茶经发酵和发花工艺产生冠突曲霉,俗称为金花,金花干嗅具有黄花清香,泡饮时滋味醇厚微涩汤色橙黄明亮或橙红不混浊,香气具菌花香、清纯不粗、口感强劲。金花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其药效有如土茯苓,以“茯”字命名。
百两茶、千两茶:陕西商人来湖南采购黑茶,为了运输方便,把茶叶踩捆成小圆柱,每柱约100两,故称“百两茶”。后来晋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较佳材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而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所以称“千两茶”,这种茶做工精良,曾有茶商用水浸漫,经七年茶心不湿。
花卷(花砖)、黑砖花砖茶:花卷,就是上面所讲的“千两茶”,为圆柱形。1958年安化白沙溪茶厂将花卷改制成长方形砖形茶,称为花砖茶。花砖茶正面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带涩,汤色黄红,叶底老嫩匀称,每片净重2公斤。黑砖是20世纪安化创制的新产品,呈长方形,每片重2公斤,与茯砖相比,砖身压制更紧,砖面乌润光滑,嵌印有商标图案及出厂名。
青砖、米砖:青砖茶外形为长方砖,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每块净重2公斤,砖面印有“川”字商标。米砖是以红茶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红茶砖,外形美观、砖模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外形色泽乌亮,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浓。
黑茶的存放
1通风透气:空气流动有助于茶品的自然醇化,黑茶中的微生物益生菌的代谢需要氧气和水分,但水分不能过高,否则容易霉变,切忌放入冰箱及用塑料袋、铝箔袋等密封,用皮纸、牛皮纸等透气情能较好的包装材料包装储存为佳。
2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学成份,产生日晒味,所以不提倡在烈日下直晒成品黑茶。
3忌异味防止污染: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新装修的房间、家俱不宜存放黑茶保持通风干燥是其收藏存放黑茶最要要的,如果不小心因湿度过大,时间太长而使茶因受潮而发霉生白毛,应及时取出拿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也可以抽湿(开空调即可)或在阳光下晾晒,几天后长出的霉毛自然会消失,如发白毛的情况严重,可用毛刷、毛巾之类柔软纺织品去除表层的白毛,再用电吹风之类的加热器具加热十几分钟即可。但如果是黑霉、绿霉、灰霉就是坏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