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驴行天下之风景美食 |
转贴老同学的文章:
家乡有很多传统风味小吃,且很有地方特色,让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有:豆浆粉、饼肉、粿包、大肠粿、板鸭、光饼……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有些叫不出名来了,但却让我时常想起!在众多的小吃中,光饼最让人难忘,每次回去,总忘不了去买,而且回来还得带一大袋,自己吃,还分些给亲朋好友吃。
到过或路过家乡的人无不知晓那里的光饼,街道旁、马路边、车站上随处都有卖它小店或小摊,走在路上,时常会听到叫卖光饼的吆喝声。据说光饼是以抗倭英雄戚继光而命名的,当时人们为了抗击倭寇,就发明了这种易于携带的干粮--光饼,也为了纪念这位抗倭英雄,后人就把这种干粮称着光饼。
光饼用面粉做成的,分两种:一种有肉,吃起来较脆,香喷喷的;还有一种没肉,咬起来有点韧劲,越爵越有味。光饼虽说工艺不是很复杂,但真正要做好也决非易事,做光饼都是通过师徒班带,徒弟没学好不准出师。首先要揉好面,做成饼状,而后再放到炉火去烘烤,烘烤前要在炉子内壁洒些水,否则容易烧焦,直到炉内光饼呈微黄,即可用铁铲铲下,一炉香喷喷的建瓯光饼就出炉了。
光饼可以说是小时候当地孩子们重要零食啦,我常向爸妈要钱去买,没肉的3分钱一块,肉饼5分钱一块,那时爸妈常会叮嘱说:“孩子,少吃点,太热,容易上火!”可我却总是把他们的话当耳边风。时过境迁,睹物思人,现在每每想起,还历历在目,倍感珍惜,思念之情不禁由然而生!
光饼的烘烤方法:
1、烤炉分为高炉和低炉两种,人们喜欢吃高炉饼,更香脆!在烤之前要先将炉壁先烘热,且温度要足够高,如果不够高,容易掉饼!
2、将饼胚一面抹上水,将抹水的一面贴在炉壁上,将炉壁贴满后,向饼面上洒水,低炉不难,只要用棕做的把沾上水洒均匀就可以了,但高炉就要有一定的水平了,是用手抓水甩,一定要均匀,一般的师傅都很难做得好,否则饼面会烧焦,难看又难吃。
3、(低炉)取一小块烧旺的木炭,洒上硫磺,然后放入炉中,将炉口封闭,让它闷几分钟,打开用饼扇扇掉蒸汽,扇旺火炉,再将火炉伸入炉中烘烤,由下往上烤,烤至饼面呈金黄色即可。
(高炉)取一小匙硫磺洒入炭火中,将炉口封闭,让它闷几分钟,打开,用饼扇将蒸汽扇掉,然后用力扇旺炉火,当炉壁上方的饼呈微黄时,就要在炉口架上方向罩,(有点像瓦片,比瓦片更拱,一般用金属做成),先扇左边,待左边饼面呈金黄色后,用瓦片将左边的火盖上,再扇右边,在扇火时一定要观察炉壁上饼面的颜色,有发现过旺时,就要将旺的地方用瓦片盖上,以免烧焦。待其全部饼面呈金黄色即可出炉了!
4、出炉,用饼捞放在下面,用饼铲将饼铲下即可。
我常常觉得奇怪,为什么饼胚倒贴在烘炉里不会掉下来?请教老同学,他是这样解释的,偶觉得有点道理:不是本身有粘性,如果没有在表面沾上水,是粘不上去的,沾上水后,由于接触面受冷,(原来烘炉温度很高的)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接触面内空隙的压强小,光饼才能粘上去
1、烤炉分为高炉和低炉两种,人们喜欢吃高炉饼,更香脆!在烤之前要先将炉壁先烘热,且温度要足够高,如果不够高,容易掉饼!
2、将饼胚一面抹上水,将抹水的一面贴在炉壁上,将炉壁贴满后,向饼面上洒水,低炉不难,只要用棕做的把沾上水洒均匀就可以了,但高炉就要有一定的水平了,是用手抓水甩,一定要均匀,一般的师傅都很难做得好,否则饼面会烧焦,难看又难吃。
3、(低炉)取一小块烧旺的木炭,洒上硫磺,然后放入炉中,将炉口封闭,让它闷几分钟,打开用饼扇扇掉蒸汽,扇旺火炉,再将火炉伸入炉中烘烤,由下往上烤,烤至饼面呈金黄色即可。
(高炉)取一小匙硫磺洒入炭火中,将炉口封闭,让它闷几分钟,打开,用饼扇将蒸汽扇掉,然后用力扇旺炉火,当炉壁上方的饼呈微黄时,就要在炉口架上方向罩,(有点像瓦片,比瓦片更拱,一般用金属做成),先扇左边,待左边饼面呈金黄色后,用瓦片将左边的火盖上,再扇右边,在扇火时一定要观察炉壁上饼面的颜色,有发现过旺时,就要将旺的地方用瓦片盖上,以免烧焦。待其全部饼面呈金黄色即可出炉了!
4、出炉,用饼捞放在下面,用饼铲将饼铲下即可。
我常常觉得奇怪,为什么饼胚倒贴在烘炉里不会掉下来?请教老同学,他是这样解释的,偶觉得有点道理:不是本身有粘性,如果没有在表面沾上水,是粘不上去的,沾上水后,由于接触面受冷,(原来烘炉温度很高的)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接触面内空隙的压强小,光饼才能粘上去
前一篇:母女健美操
后一篇:建瓯美食--家乡小吃。板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