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作为一个项目

分类: 管理 |
其实很早以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但那一阵一直比较忙,后来就耽搁下来了。
松江有轨电车是一个由区政府发起、政府投资的项目,于2015年开工建设,历时6年多,于2019年12月开通试运营。有轨电车项目作为一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项目规划、实施和管理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平,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参考和借鉴。然而,这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被认为是一个项目管理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计划问题:在项目启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全面了解,导致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不够充分。很多人觉得这个项目华而不实,是个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作为一个上海人,我都只坐过两次,需求上有明显问题,不过好像造之前也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啊。
规划上,有轨电车没有放在地下或空中,占用了公共车道。很多人觉得没有这个有轨电车没有绝对路权,那真的是和公交车一样了,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有时候跑的太没有电瓶车快。有时候有轨电车和居民是相互影响出行了。
2.
资金问题:松江有轨电车的总投资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包括政府拨款不及时、融资困难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例如,项目中采用的电车和轨道材料成本较高,但并没有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本优化。这直接导致了项目进度的滞后和建设成本的增加。很多当地人觉得这些钱如果花在松江人民的民生上该有多好。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钱,投资100亿每天车票收入才3万,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收回成本的一天,这个亏空着实有点吓人。
3.
建设进度问题:由于资金问题的影响,松江有轨电车的建设进度一度滞后,甚至出现了停工等问题,拖的时间太长了。即使在试运营之后,也出现了一些站点建设进度缓慢的问题,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体验。
4.
技术问题:松江有轨电车采用了自主研发的TETRA系统,但在试运营期间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信号故障、数据安全等问题,导致了一些站点的运营受到了影响。
5.
运营管理问题:松江有轨电车的运营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车辆故障、和汽车相碰、路线规划不合理、运营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也给运营方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6.
协同合作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同和合作,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例如,项目中存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项目实施进展缓慢。项目也存在企业和居民之间因为拆迁,绿化,出行等方面的矛盾,很多时候民怨也挺大的。
综上所述,有轨电车作为一个项目管理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因为规划,成本、建设进度、运营管理、技术和协作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所致,这也反映了项目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需要在项目规划和执行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前一篇:敬畏规则-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