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去南京西路办事,离展览中心不远。事毕,去看书展。
每年八月的书展,19年前大多数年份去了。虽后几年已不愿再买书,还是想去看看,感觉一下气氛,领略些新气象新动态。20年后则再没去一次。时隔六年了。
门口排队人不多。买票即进。仍10元。场内人依旧很多,虽不至于拥挤。
想好只看不买,不耽留不细看,走一圈即可。看到了半价辞书,三折历史丛书,近二折大画家画册……我没停。看到地图们,浏览,没找到需要的。倒是被地球仪吸引。从小看的都是变形了的纸上平面图,以我为中心的视角。走过世界许多处,明显觉得了固有印象在各国面积、大小、形状、比例、距离上和实际状况的巨大误差。那,买一个吧,五五折。以后作行游预估可得些方便。
竟见到一角旧书。淘书之乐趣生来有之吧,即折入。八、九十年代终归留了些广开言路之物的。从人缝中见得一书,伸手取来。看价格,收下。随后游转于桌旁架前,一排排扫视,又挑几本翻翻。一本两本三本……流连多时,手上九本了,感觉了重量。复审,放回两本。结账,68元。《中华古曲观止》、《诗典新编》、《消失的城市》、日本出版的《日汉双解词典》、三本清代小说。加上那地球仪,共106元。以前书展购书每次大致也就一百元多些。
几点观感:以前老年人是常客,在古籍、辞书几家出版社前总能碰上几个,可聊说些书籍事。这次已很难看到老人。学生、小孩绝对主角。暑假么。匆匆一走中,有关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书显眼地看到两套,都三册,一套大标题是《国殇》。格非、雪漠的小说似乎较显眼,一家出版社写着买雪漠书可盖纪念章。这次最大新鲜事是盖章,就像世博会以及日本的各种人文追怀行旅中的盖纪念章那般,好些出版社以及小书店都有章可盖,有些章很漂亮,需连盖三四次不同颜色以完成一幅漂亮的彩色图案。有家书店竟弄了个江苏十三太保城市章。如此的盖章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尤其孩子。许多人拿着厚厚大小册子忙着游走各展台。有两三处排了十几人。那么多章,估计一百页都不够盖。这次新来了许多小书店,不在于售书,而在文创物的展售。文创见了些亮色,引申物延伸品,包袋、卡片、卡通物等,占得不少席位。日本原版书也有了一席之地,稍贵,1600日元的208元,780日元的102元。虽贵,漫画书还是引来人翻看选购。喜马拉雅排队最长,有几十人。像是搞免费听之类活动。乌镇也来搞领免费电子门票活动,每天500张。总体感觉买书量似乎不如以前,以前出来多可见到一大袋一大捆的。许是学生与孩子实力有限吧。
看到一处告示写着,“工作区域,请误入内”。勿被误写成了误。
下午两点多离场。正好四个小时。以前最长呆过七八个小时。
(2025.8.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