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最暖一年。全国全年平均气温10.9°,较常年的9.89°偏高1.01°,超过前年的10.71°,再创历史新高。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高于35°)日数达15.6天,较常年偏多6.6天,仅次于2022年。
今年继续偏暖。本该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月,上海零度以下仅3天,且最低温也就-0.7°,而23日的最低温竟高达11.7°。使得四九时节都有了春之感。另一个,自上月12日起,一直晴晴阴阴不见降水,直到本月26日终于落下了时有时无隐隐约约的毛毛细雨,算是终结了长达45天的不下雨日子。之后又连晴四日,直到今天才算下了真实的雨。今冬三次寒潮,皆太弱,仅降温至刚好零度以下,故今冬与冰雪无缘。
天暖不冻人。世事却不同步,伤人寒心事多多。
本月摊上甲辰与乙巳的岁次更替。除夕则今年起纳入假日,上班族出游热情增添一分。
春晚已多年不看,今年依旧。实在没吸引力,找不出可以让我动容、入心的理由。但还是拿遥控器按惯例扫一遍,34家地方卫视全转,这在我印象中好像是第一次。再加7个央视频道。满屏欢歌。我开电脑连看三集韩剧,也算守岁了。
零点跨年的远处爆竹声明显轻了短了少了,一年不如一年。反正早已与我无关。
初一吃过汤圆出门,竟见附近街头小店不少都开着门,大约七成。难得啊,年初一还营业。可见卷到了何等程度。世界大工厂一刻不肯休息,让你把本可用十年的器物五年即扔旧换新。超需与减剩大循环,弄得所有人永远忙忙碌碌与机器一起转。
天气大好。双足小有不适,不便远行。除夕和初一连续两天去植物园晒太阳。人少园空,唯不寒清风和叽喳鸟雀们相伴。
甲辰仅23节气,无立春。其前后的癸卯和乙巳皆是25节气,双立春。农历的算法逻辑,寻常事,却常被引申编派出似是而非莫名其妙一些些说辞。
再过三日即立春。
(2025.1.3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