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最热中的更热

(2023-07-31 13:19:36)
标签:

生活笔记

上海生活

生活记录

刀郎

罗刹海市

分类: 生活笔记
        全球地表两米以上的平均温度7月3日达到17.03°,首次冲上17°,打破了2016年8月16日创下的16.94°。4日和5日皆为17.18°,又创新高,6日更达到17.23°,成为至今为止的最高纪录。此后的7日为17.20°,8日为17.17°,9日为17.11°。这是自1979年有全球平均气温记录以来仅有的7次17°以上日子,全出现在今年7月。以上数据虽只出自模型推算,并非官方发布,但世界气象组织等权威部门都有佐证和认可。由此,七月的第一周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七月也成为最热一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为此发警告: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了。
        全球火热,国内同样。北方连续高烧不退,多地屡屡刷新多项历史纪录。与之相比,上海今年倒显低调了,火热争比中未抢风头,至今才12个高温日(35°以上),4个酷暑日(37°以上),最高为12日的38.7°。这与近些年相比,差了不少。尤其这些数据全是7月15日之前达成的,16日之后,再没一日高温。本该最热的20天中伏,前10天仅两天超34°,却也有两天在30°之下。抬头前瞻一下预报,未来15天全在高温线之下。想来受6号台风影响前5天当不会错,之后的,存疑吧,否则今年三伏太没威力了,毫无颜面。
        简述一下:今年上海出梅是11日,当天即入伏,疾速升温至37.5°,那是今年第8个高温日,第1个酷暑日。同时开启连续5个高温日,然后突然中断,再来个连续16天无高温日。今年梅雨期24天,较常年多3天;全市平均梅雨量348.7毫米,较常年多五成;平均气温27.8°,较常年同期高1.8°;高温日6天,较常年多3天。
        七月,若说这热那热,最热当属刀郎新歌。《山歌寥哉》横空出世,其中的《罗刹海市》借古说今、明喻暗讽、内涵饱满、意韵无穷,令亿万听者产生共鸣,同怀共情,终而爆发出一如同仇敌忾式巨大意气。堪为神曲。有数据说,仅十天点放数已达六十多亿,“问候”同一指向目标近六百万。且还带出了一波一波的热,层出不穷。如聊斋热,蒲松龄热,维特根斯坦热;文学、历史、哲学、中医、音乐各科学者纷纷登场的解读热;戏曲、方言、乐器的翻唱翻奏热;为歌曲配画配影热……稽古文、考证文、诠释文、讲解文、赏析文,一篇一篇无以计数,欲罢不能。这绝对是超级文化现象,必将留记于民,值得记录。或许,它更应载入年鉴、年表、大事记。
        有了刀郎,这史上最热七月,已被推向另一层级的更热。
        说了刀郎,说了他新歌,这个七月,足矣,其他不必再说。
(2023.7.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