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旅行中偶遇的独行者们(二)

(2020-11-10 10:16:09)
标签:

旅途感录

旅行

独行者

女性独行者

旅途中的偶遇

分类: 旅途感录
        04年从拉萨去云南,走滇藏公路,一程接一程,向东再向南。八宿到邦达这一程94公里,车上四个多小时一点不寂寞。邻座是个藏族女孩,普通话说得很好,慢慢熟识后,后面三小时就一直聊着没停过。也许平时说普通话机会不多,她一刻不停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实习半年多来遇到的事。她是拉萨人,从初中开始去西安上学,就像上海也有的那种藏族班,后来又去山西卫校学习。她是定向培养,去年毕业被分配到八宿医院实习,这天是去昌都参加一项考试(坐一天车去参加考试,真不容易),希望实习完后能回拉萨工作。她跟我说有个东北年轻老板来此旅游遇见她,想叫她陪着去拉萨为他做导游,她没答应。又说有一对上海新婚夫妻在然乌翻车受伤,拦了辆工程车送到八宿医院,司机要价一万元,那天正好她值班,硬是让那司机把车费从一万元减到八百元。说这事时她依然带了几分生气,怎么能乘人之危呢。车到邦达,就一块平坦高地几家店。这是藏东的三岔路口,三面来车都中午时分到这里,让旅客吃顿饭,正好可换乘。我们进了小饭店,点了三菜一汤,算是送别才相识了几个小时的她。她抢着要付钱,说自己是主人,我笑笑,当然没让她付。匆匆忙忙也就半小时吃完,站在车旁蓝天白云群山前拍了两张照。我祝她考试顺利,挥手道别。她仍旧乘刚才的车继续北上去昌都,我则上了从昌都南下去芒康的车。
        08年汶川大地震前我已买好火车票,地震两天后,我按原计划去川旅行。十来天后到峨眉山。独自往里走,看有没有可能徒步登山。空空静静无游人。一摩托车停我身前,车主跟我说一天走不上去,他可载我上山,到雷洞坪150元,这样还可免掉门票,大概1小时10分钟。我当然不放心,不会跟他走。但知道了靠两条腿一天上去有难度,尽管曾徒步登上泰山、华山,后来还登了梵净山,但显然峨眉山更高路更长。思索一下,决定乘车上山。走进游人中心,9点的车已开走,下一班10点。到问询处一一问明,买了150元门票和70元车票,此车票可在山上各乘车点随上随下。有一老者也在询问班车事,聊过几句,约定结伴上山。他把好大的旅行包寄存,我买了地图和书。老者是云南一县从事民政工作的,已提前退了,虽只比我大一岁,看上去老许多。地震后他想去灾区当志愿者,帮着做些救援事。搞民政工作的,心里记挂民生事。他先到成都,人家不以为然,又到绵阳,被热情接待了,但志愿者事不归民政局管归共青团管,人家担心他年纪大反会添事,而个人又难以进入灾区,他想想自己也确实不像年轻人那样什么都能干,所以放弃了。回程途中想顺道看一下峨眉山。坐上车,仅9人。约两小时后到海拔2430米的雷洞坪。我俩下车,向上步行约1.5公里到接引殿,没想缆车不开。询问,答说如再来两人就为我们开一趟。望来路,没人,等下班车也无把握。罢,决定步行登顶。我本就不想乘缆车,只是因为顾及他体力。慢慢向上走约6公里,于13点50分到达海拔3077米的金顶。到山顶前,有工人在做台阶整修,另有人背水泥上来,这该是最苦最累活。有一个在我们身边停下,问我们有无吃的,老者把面包拿出来给了一半,我说你全给他吧,我这里还有,待会我给你。上到金顶。整个如是个台顶,面积不小,但没人,就我们两个。在雾中俯瞰了忽隐忽现的川地。他没带相机,我帮他多拍了几张。一个管理人走来,催促我们尽快下山,说还在余震频发期,这里属危险区域不能久留。4点多下到雷洞坪,正好有车下去。在万年寺站我们下车,想在那里投宿。有个当地人一直和我们一起走,边给我们指路边向我们推介他的家庭旅馆。十几分钟后到他家,是山坡上一处孤独庭院,房间干净有洗澡,我们住下。两人一间房,总共100元,包括晚饭早饭。这也是我独行中屈指可数几次和人同住中的一次。晚上下了点点滴滴小雨,雨声不烦人,可他的鼾声如雷。我回想了下,这好像是我同屋睡过的鼾声最响的一个。他是倒下呼声即起,我见状,也就不急于睡了,开着大灯慢慢写我日记,本来还顾及开灯会影响他,这下不必了。写完,终归要睡,这一夜很难熬。跟他不熟悉,不好意思叫醒他,只能运用年轻时和那位忘年交老同事同住时学得的诀窍,撅起嘴发出“啧啧”声,果然有效。不过嘴一停呼声马上又起。我总不能不停嘴,那岂不自己也兴奋起来没法睡了么?这一夜够痛苦,没睡着多少时间。这么多年来一直很自信,以为不怕别人打鼾,原来以前碰到的那些都只不过是小儿科级别。早餐后向主人告别,我们下山。途中想去看一景,碰上猴群挡道。没游人猴子都饿着,一只只虎视眈眈,几只大的那神态模样直叫人心生害怕。我们不再向前,不想冒险。回到游人中心,接下来各有各去处,没必要再同行。问他要了信址,紧紧握了手,相视道别。回到上海把印出的照片给他寄了去。没回信,想必收到了吧。
        18年到土耳其,在安塔利亚住下。次日早晨坐轻轨转中巴再乡村小巴去看50公里外的土耳其保存最完整的近两千年前的阿斯班多斯古剧院。途径一村镇,上车人多是当地妇女,却发现竟还有个背旅行小包的三十来岁东亚女孩。挺奇怪,嫁在当地?稍一观察,感觉她该是中国人,即招呼坐下的她,果然。她山东人,也是去看古剧院的独行者。车上就我们俩外国人,到目的地进剧院,也没见另有其他中国人。所以自然而然我们就成了既分又合的同行者。古剧院相当庞大,可坐1.5-2万人,确实令人震撼,叹为观止。我看我的,她看她的,差不多了,一起准备离开。她说接下来去安塔利亚,我说我还要去看佩尔格古城遗址,那是个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文明三个历史时期的古城遗址。她听了,即一起去了。在路口下车,走进去2公里。遗址很大,看其规模和残留的各样建筑遗物,运动场、剧院、百米石柱长廊等等,即可知当年的佩尔格古城之辉煌状况及历史地位。在里面呆了两个半小时。互相拍照,发觉她很喜欢拍背影,几次叫我拍都是背影。出来,仍走2公里到轻轨站。途中一辆小车轻轻停在我们身旁,一年轻人探出头说话,我们明白他是叫我们上车,他载我们出去到路口车站。(这类事我碰到过她也碰到过,故即刻明白。)我们都谢绝了,说想自己走。他笑笑,车走了。我们也开心笑,因为想的一样啊。回到安塔利亚,她没预订,得去找宾馆。我想去老城走走,给她指了大致方向。问明天日程,我说去看考古博物馆,她说也想去看。没作约定,分手,各自分头走。次日早晨我沿海滨慢慢走到博物馆,买票进去,发现她已先在里面。这考古博物馆相当精彩,可与伊斯坦布尔的考古博物馆媲美。展出石雕石像大多是从佩尔格古城移来。她等我看完,稍坐一会,再慢慢顺原路返回。经过共和广场正好碰上国庆庆祝活动,进入要看包搜身。我俩东亚面孔,没查即放行。看完热烈的队列行进展演,我们去老城,一起吃饭,那家我前一晚吃过的意面店。饭后在老城内走走,直到海边站定。相聊多时,甚好。终归是一个勇于出国独行的中国女孩。又走一遍商业街,再次回到共和广场,又封了。我们连过两关,依旧没被查,检查者手一招,放我们进去。里面进行的是演唱会。我站下听,她一会儿即回去。她此行时间短,行程大方向和我一致,但不能像我这样慢悠悠,得跳跃着加速往前。我们就此分手。次日一早,我买了车票,去棉花堡。
        04年下半年,转游过东北后一路南下。在河北保定,市区内有三大国宝文物,看了大慈阁和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因大修没看成。直隶总督署,是国内少有的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我拿出傻瓜相机拍照。因两年内在旅途中摔坏了两架好相机,这次旅行只带傻瓜相机。旁边一个四十来岁男人也在拍。那天是上午,时辰稍早,没游人,我们自然而然互相招呼,从拍照说起。几句一说,原来他也是上海人,那更得天然的熟络感。马上说到旅行,各说各的行程,等等。他也是独行客,也喜好古建筑古迹,也到了不少地方,已算得是一个可以有闲出来游转的自在者。聊得甚好。当然接下来还是各走各的,各有各偏好习惯的。互相留了电话,分手告别。回上海后,曾联系几次,见面一次。
(2020.1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