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实现了月月有影展。今年疫情,自然不可能。自七月举行了电影节,八月即有“俄罗斯电影大师展”。各方都在努力吧。
这次大师展共放映9部影片:《俄罗斯方舟》、《雁南飞》、《我是古巴》、《士兵之歌》、《自己去看》、《狂欢之夜》、《上升》、《通讯员》、《潜行者》。其中后8部是苏联时期电影。票少,我买到两张。
《士兵之歌》(黑白,1959)。二战期间,通讯兵阿廖沙在外作业时用反坦克枪击毁两辆德军坦克,立功受奖。他提出不想得奖,想回家看下母亲,修理家中屋顶。被批准两天假期。影片就是描述他回家一路经历。主要两截叙事。一是在军货火车闷罐车厢里偶遇并同行了一长段路的女孩舒拉,两人从互相警惕到产生信任、感情。二是回到家见着母亲,仅仅只有几分钟时间又必须赶回部队,母子间及乡邻间的情感。这两段分别表现战争下的爱情和亲情。火候恰到好处,令人信服,感动。人物和语言都刻画相当好。此片导演是曾拍了《第四十一》的丘赫莱依。斯大林后,苏联电影步入解冻期。此片就是不再表现战争大场面大英雄,而只说一个士兵远离战场所发生的平民般的普通事。很精彩。
《上升》(黑白,1977)。此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影片讲述二战期间,两名游击队员索特尼科夫和雷巴科夫奉命踩着厚厚积雪去为全队寻找食物。路遇德军,交战。德兵被打死一人,索腿上受伤。雷扶着拽着索找到农家,准备索留下,雷背只羊回部队。德军搜索至此,两人在阁楼上被发现被俘。审讯、监押。两人对话,原本坚强好人形象的雷劝索,先求活假意加入德军。原本懒散不积极形象的索坚决不同意。德军又先后抓来贡献了一只羊、却被他俩认定帮德军做了事的村长,一个藏在森林里的女孩,以及那个有三个孩子、在犹豫中同意收留索并让他俩藏上阁楼的母亲。他们被关押一屋,要他们说出是谁杀了那个德军士兵。第二天,五人被押赴绞刑架。德军吆喝村民出来观看。索依旧坚定说是自己杀了德国兵。雷叫住翻译官,默认愿意加入德军。母亲哭喊跪求为了孩子放过她。最后四人被套上绞索。活下来的雷随德军回营房,看着大门外的山水天空,心潮几起几伏。他进厕所,抽皮带欲上吊,却木棍不结实断了。最后定格在他看向大门外的恐怖、挣扎眼神上,长长特写。此片音乐很棒,多数时候是低沉弦乐不协和混杂音,之后则是全乐队非音阶式逐级向上爬,音量渐强,最后由几支小号吹出高音尖声达到最高潮。情绪配合极佳。此片逐层刻画揭示了人心中的怯懦、焦灼、恐惧、挣扎,表达淋漓尽致。是部佳作。此片是女性导演舍皮琴科的代表作。
总结:斯大林后苏联电影大变化,从解冻到改革,对电影的认知,对人性的挖掘大有扩展,屡探深度。音乐更不用说,诞生了那么多世界级大师的国度么。两片皆满意。
(2020.8.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