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船,走进一条圆管型全封闭通道,一百多米长吧,竟走了40分钟。先有边警分三组查看一下护照,没啥,简单,然后,队伍就不动了,仅一寸一寸向前移步。通道内空调不给力,空气不流通,呼吸不畅,闷热憋气,难以忍耐,一个个都冒汗,没病也得闷出病。R忍不住说,这是此行停靠港口中最混乱最糟糕的下船,身为上海人,真觉坍台。旁边有老的小的受不了了,快走插向前。还有几人反向往船上走,那是相关迎接人员吧,毕竟海洋量子号首航上海,前天厦门不也隆重迎接了嘛。
好不容易走过长通道,这才知道,这么慢并不是因为出关手续。后面再无检查,只因下面厅太小,而此时恰有另一艘邮轮也靠港,也在下客,加上还有来参加海洋量子号今晚狂欢之夜活动的,几股人流冲突。给我们只开放一个小门,一部电梯,还不时截断一下以控制人流节奏,不让太急太快。如此,速度可想而知。急于下船、归家的几千人,心急啊。船上那个高管也急了,下来察看,商量办法。
下到下面大厅,行李箱已整整齐齐按号码顺序排列在那,随自己拿。想起新加坡那一大片五颜六色箱子整齐排列的壮观场面,井井有条的,真让人佩服。这里太小,厅小,拥挤,还说是新建的国际邮轮港,不行啊。我们一路看过那么多港口、码头、候船厅,也一路领略了那么多的接待、安排、组织力,我们有资格评说,这是此行二十来港口感觉最差的一次,最差的一次下船体验,糟透了,大家一致公认。官本位与人本位之意识差别吧。
找到了我们的箱子,但行李车太少。R好不容易找来一辆。推车,排队检查,是机检。有老外等不及,拎箱直接出去了,我们也跟上。人太多了嘛,过检速度太慢。
这样,3点靠港,直到7点我们才走出候船厅。推着行李车走过栈桥,到外面,R家人开车等着了。天已黑下来,来不及回头再看一眼相伴了54天的海洋量子号,马上开车,回家喽!
一路疾驶,时隔两个多月,见识过了那么多之后,再看上海,忽感觉,怎么一下子暗了呢,一片灰蒙。上内环高架,这可是市中心啊,两边光色竟也如此感觉。可能天天看船上的辉煌灯光,看多了人家色彩鲜艳的墙壁和漂亮的建筑吧,我们这里是千篇一律的灰色,千楼一面。
我中途下车,自己打的回去。还好,气温不高,夏夜里的凉意。快到家时,下了小雨。到家,屋子显得局促,呆惯了大船上的大空间生活。马上洗澡,坐下,吃点华夫,草写几句,发出,报个平安,也给环球行画个句号。
睡下。
别了,海洋量子号!结束了,“奥德赛”环球远航之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