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将没写到的一并写出,算作其他。
关于兑换里拉,伊斯坦布尔街头走几步就能看到外币兑换点,方便程度跟香港差不多。一个门面几个人,门口电子屏跳跃着各样外币与里拉的即时兑换价,各店价格各异。我看到兑换美元进出价最接近的一家是5.390与5.395,有家银行显示的进出价更是接近到只差0.003里拉,可见他们的竞争性、互利性、国际即时同步性。换汇自由国度呵。我出发前曾去中行想预先换好,报给我当天人民币兑里拉的进出价是1.05对1.23,进出差价竟相差15%多,好昂贵的手续费,且还需提前一天预约。可见我们和国际金融市场脱节太多,运作效率太低。相比较,我用银联卡在土耳其ATM机取里拉,虽两边都要收手续费,仍比在国内换里拉合算。
土耳其城市街道够干净,虽无法和日本比,但比我们强。穆斯林们讲究洁净,重视清洁卫生已成他们习俗。进清真寺须脱鞋,清真寺外及一些洗手间里往往还有供洗脚的设施,科尼亚汽车站洗手间里就有。他们的洗手间都收费,连很多汽车站内的也收费,1到1.5里拉,1.8的也看到过,唯有科尼亚是免费的。过马路跟我们差不多,有人带头闯红灯,其他人会跟上。安检也够多,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都要检查,连商厦也大多设置安检,就为这,我商厦基本没进,总觉有那么点侮辱感,心里不舒服。
在土耳其29天,未见小偷、争吵、打架。土耳其人性情够好,络腮大胡子的壮汉,看似有点怕人模样,可一说话那么轻柔,印象陡变,好感顿生。眼睛多是清澈明亮,说话眼睛正视你,跟白人一样,不像我们时常犹疑闪烁,给人狡黠失敬感,不知心里弯弯绕些什么。
土耳其语的“中国”,发音是“秦”,“茶”的发音和印度一样是chai,感觉上都和china有些许关联吧。到土耳其我第一个记住的词是otogar,汽车站。他们爱红茶,天天喝时时喝,随处可见,互相间还有送茶习惯,常可在汽车站、集市、商街看到有餐店茶厅伙计拎一个放了几杯红茶的托盘,他这是给周边商家、办公室送去的。像是主动的友情行为。
他们电视频道多,我大多选择音乐节目。有几次我一个个频道浏览一遍,都在400以上,最多的500多,仅少量的重复。美、俄、日、德、法的频道都看到了,新闻、电影都有,我国的在一地看到过央四,在另一地看到了央十,还有一次恰好看到我国电影《锦衣卫》,正好放到赵、甄洗澡那场戏。说到电视,不得不说五年前到越南,他们荧屏上有美、澳、日、韩的频道,新闻全天候实况,每个地方都可见。可见社会主义他们的开放已达到怎样程度。
土耳其人也打麻将,麻将牌略长略薄,每个人面前放一小木架,麻将牌就斜躺其上,比我们直立桌上更适宜视线角度。在恰纳卡莱一家茶厅,室内室外摆了几十桌,大多有人,一半打麻将一半打牌,老少皆有,年轻人稍多,男女差不多。我没走近细看,他们有自己打法,看不懂,只看到麻将牌上大大的阿拉伯数字。想起十余年前到成都,公园、茶馆、寺观,凡树荫下皆有麻将桌。内江更是沿江一长溜摆满麻将桌,走了点路竟然仍望不到头,那一次我真的被震惊了。土耳其还有一种我从没见过的什么棋,街头上看到几次,两个老人对弈,有时旁边还站一二观棋者,我瞥过几眼,完全不懂。
土耳其虽是伊斯兰国家,除了清真寺多,除了一天几次几乎满城无遗漏的大张旗鼓广而告之的吟诵音乐声,除了偶尔见到从头到脚一身黑色的女性,宗教气氛并不浓郁强烈。表面所见似乎伊斯兰也就这点存在感,这就是世俗伊斯兰吧。
土耳其有抽水烟的,一根软管接入一根粗管,不少餐店都有此物,有一次看到写着价格,25里拉。土耳其小费一般不需要,我仅付过三次。
说土耳其,猫狗不能遗漏。土耳其街头流浪猫狗之多,之大摇大摆无所顾忌,之通人性知人心,绝对让人刮目。且各城市都是,只是有的城市狗多,有的城市猫多。说土耳其是猫狗的天堂,一点不为过。我从不养猫狗,不谙熟它们语言,此次看多了,也明白些许。在卡什,我从远处直升机场往回走,一条狗跟着我,它显然饿了,盯着我手中塑料袋跟了好久,我回头看它,它低下头,一副不惹我生气的样子。我塑料袋里没食物,但怕它饿极了性格暴躁,即将袋小心拿到胸前。晚上吃饭,一只猫在我脚边蹲坐,仰头两眼直勾勾盯着我,我吃的是意面,没想给它,它一动不动许久,又起身故意来回强烈蹭我腿,再换个角度蹲下,一蹲又是许久,直到我吃完起身。到费特希耶是早晨,一路走去,看到一条狗跟着一女孩,她快它也快,她慢它也慢,她停下,抚摸它几下,叫它别跟了,它依旧跟着,女孩再停下,狗咬住她的包,她松手,狗咬着包碎步小跑,到草地上放下,自己仰身躺下,女孩过去,蹲下抚摸它,挠它抱它亲它,它很享受的感觉。同样场景在伊斯坦布尔公园里也见过,过程差不多。这样跟着人的多是大狗,识人性懂人心,它们需要人,需要关心需要亲热,它们对人的依赖或许还甚于同类。它们的眼神很温柔,总是故意回避你眼睛,不让你有威胁感,始终低头,到你脚边默默趴下。在格雷梅候车厅就有这么一条狗慢吞吞走到我跟前,讨好地看我,顺从趴下。在人身边,它们似乎更有安全感。在城市的公园、街头,常可看到一碗水,一摊猫食狗食,太多了。在安塔利亚,还看到爱猫人摆了几排猫窝,流浪猫们幸福地吃着,在窝边晃来荡去。那晚在安塔利亚一家大商厦门口,五六个年轻人围蹲着,走近一看,中间躺着条黑狗,有气无力一动不动,不知病了还是伤了老了,他们正打开两个罐头,费力将罐头内肉或狗食倒在铺于地的塑料袋上,挪到狗前,狗略抬起头,舔着,不那么积极的小口吃着。有这般场面,即可知这里的猫狗为什么如此黏人,信任人,不愿离开人。看的多了,发觉猫肥胖臃肿的多,狗却瘦的多。
这次异国音乐听得不多,仅在伊斯坦布尔街头及卡什等地听得几回民间音乐。不过清真寺音乐听了很多,每天听到。宗教音乐是有地域性的,各具地域音乐特色,如四川的佛寺音乐与安徽的就不同,上海的道教音乐与湖北的就不同。好几次听到了优美的吟唱,怅然的长音,幽婉的拐弯,忧戚的声腔。唱者高水平的不少,真能打动人心。能天天听到这些,虽早晨常被吵醒,也算半分满足了。
土耳其夜生活似乎不多,街头冷清得早,娱乐场所难以看到,至少不显眼。伊斯兰国度么。只在阿达纳和伊斯坦布尔街头看到过舞会、爵士乐演出的广告。
(2018.12.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