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邮轮环游日志(91)第30天·马斯喀特一瞥

标签:
邮轮周游世界见识马斯喀特阿曼中东气候体验酷热 |
分类: 吾行天下 |
至此,走了已近两个半小时,一直在烈日下,没有树,也没大楼可遮荫,人快要晒干了。简直是自虐。还好略有点风,靠海么。一脸的汗水,流入眼睛,嘴唇一舔,咸的,手一摸,有细细小粒,放嘴里,也是咸的。这该是我此生最受酷热考验的一天了。水在小包里,已被晒成温热,时而拿出喝一小口。因没看到有小店便利店,也就没地方可买水,得控制着省点喝,还有几小时需坚持。站下想了想,所谓的那几个景点,皆无必看欲望。古城堡,在山头上,已一一看见,那么小小的,没必要上去。博物馆,既不熟悉他们历史,也不识他们文字,去了收获也不大。清真寺,又不是天下第一,无所谓。那就全放弃吧,就看看街景看看市貌,看看民风看看社情,够了。
顺这条大路走,看地图,小拐后有小路可直通海滨。在拐弯处稍有迷惑,转入巷弄,看得些独立院落,富人区?转出来,再走。发觉右边也尽是荒山,也就明白,马斯喀特就是建在山坡下,分散于几条山谷中,一处一处相距很远。属于见缝插针,一条山谷就是一条大道,一块平地就是一片民居,与荒山为邻,与干燥为伴。尽管这里还算是海边。
不一会,路窄了,曲曲折折,像是老城区街道。两边是老房屋,紧挨相连,密集了。二楼有伸出阳台,形成楼荫,感觉好了些。慢慢走,时间还早,反正实在不行,可叫车回去。看到了行人,不时迎面相向撞上,当是居民区了。阿曼人一个个直视我,眼睛一对必微笑,打招呼,个个善良模样。男人多半如此,街上女人很少。我也回应,如此,一路打了好多次招呼。积了经验,阿拉伯人是很有礼貌的。
总算看到了小店。想买冷饮,接连走进三家,都说不收美元。想来真是本地居民,不熟悉本国之外的情状。无奈,只能再忍一会,水还得控制,不可尽兴畅饮。
在极热和疲惫中慢慢走,来到一处中心地,人、店多了,还看到不少洋人游客,估计是同船人。明白离海滨已近。
前面无大路了,只有小巷小弄。走进去,原来是小商品市场,多是旅游纪念品、工艺品、饮食器皿、金饰品之类店铺。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就该是外国游客首选之地。小街巷很长,横横竖竖,分岔支路多,全是小店,密密窄窄,就跟印度瓦拉纳西恒河边老街区一个样。那次我去瓦拉纳西住那里面,第一次回来竟找不到路了,靠了当地小孩帮忙才回到住处。
这里店真多,全是店,一家家挨着。因为楼房密,不见阳光,顿有阴凉感,好舒服。有的店1点15已拉下卷帘门,旁边的店也纷纷仿效关门,说要吃饭,有宗教事。今天是周日。赶忙走进一家,看看,买了两件。这里可用美元,和迪拜同类店一样。这是必定的,他们售卖对象多是外国人么。本来只想买一件,开价10美元,还到9,8,成交。另一件看了,不想买,店主说两件10美元,如此,那就买吧。又多给1美元,换些阿曼钱币,给了我两张纸币两枚硬币。
再一走,就出了街,到了海滨马路。这里的入口挺像样,头顶拉了几条小彩旗,一看就是旅游小商品街。原来早上我们走错了方向,难怪一路看不到人,更不见同船乘客。看表,2点,又走了两个小时。当地人没有穿短裤的,而欧美人大多穿短裤。
后一篇:《五律·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