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部国产片,《情圣》和《浮生》。
《情圣》,本不属于想看一类,因反响不错,有些人气,说是笑点极多、还有人生思索、更有女角一段自然而然的惊艳美舞。观影中,笑点果然够多。虽仅二十来观者,笑声时不时响起,前后几女孩更是放声大笑,声声不绝。我没笑,一直没笑,对于我,笑点还是低了点。不过,与徐峥、王宝强、黄渤的“囧”类电影相比,终是高了一层。此片表现了现实社会世相真实,既不唱主旋律高调,也不说正能量空话,前后一贯到底就是恰恰实实说着男人们的心理世界,男人们的心机逻辑,男人们的家庭观念,男人们的社会角色,男人们的内外不同脸相,不同面貌。标标准准一部“男人帮”电影。几个人物描画得有血肉,有声色,台词作派也贴地接气,可与日韩现实生活片一比。难得。关于人生思索,影片未有故意提及片言只语,照搬瞎说些自己都不信的高大上语录,而是通过好哥们的未婚早逝,通过生活中人之情欲几多碎事,摸着石头悟得些人生思考事。算是隐隐约约藏而不露于故事进展中。那个女模特的自然而然边走边舞,一副自爱自赏之青春媚力,确然美丽几分,勾人眼球,荡人心旌。此片可看性强,演员大多非名角,这样够好。整个影片,从故事、情节、人物、对话、摄像、剪辑、演员、音乐、笑点等等,诸方面都可看出此制作当算得成熟了。可惜,最后一搜,发觉竟是改编自三十年前的美国电影。一叹,无有自由想象创造力的我们,还是缺少原创力。
《浮生》,2006年的电影,曾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奖。据说之后此片从没在国内公映过。去年借上映十周年之机,艺术电影联盟资助制作了数字拷贝,得以小范围放映。并有导演映后见面,我去看了。影片以重庆作为故事发生地,一个最普通的平民家庭,几个最平凡的人物,在社会大变动中无能为力着、随波逐流式碌碌生活,就像几片叶子在大波浪中上下沉浮,虽不至于沉底淹没,却也终无法驾驭自己,无以安乐自得。老李是退休警员,妻子早年离家出走,后客死他乡。儿子建军下岗多年,开出租谋生。儿媳小红也面临下岗,一次性拿笔钱却也做不成什么。秀娥带着儿子赵雷嫁给老李,赵雷是问题青年,刚出狱归来,秀娥就是看中老李人好,曾是警员,可以管住赵雷。建军从小没有母爱,沉默寡言,始终一副闷闷不乐脸相。即便亲眼看见小红和别的男人躺在自家床上,也不发作,没吭一声。赵雷旧习难以改去多少,一直得不到后爸和建军的认可,找到一个外来女孩,得些安慰,或谓爱情。最后小红又得不治之症,不幸早逝。就是这么个家庭,这么个故事,汹涌大潮中几片叶子的漂浮一生——浮生。所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吧。整部电影气氛始终阴郁沉闷,重庆的天空、江水山色、街道楼顶、室内屋外,所有镜头都阴云薄雾,没见着一次阳光。终是导演的用意吧。如此一部关注、描写现实中底层百姓实际生活的影片,委实不容易,就像前些时看的两部日本影片,《跨越栅栏》和《谁的木琴》,导演的着眼点、思考范围相类似,略有深度。不过,此片过于像社会纪录片、纪实片,少了些矛盾冲突的激烈性,线头很多,撒下又扔弃,缺少有机联系,与主角们关联不紧密。毕竟是故事片、剧情片,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总还是需要有吸引性的。映后导演盛志民现身,因有送票,几个年轻人提了几个问题,不痛不痒的,他一一作答。能明白,可接受。其实我也想提问,问题、语词都想好了,犹豫一下,还是放弃了举手开口念头。终归不是三十岁,没了那份冲劲,激情,较劲心绪。人都是这么被岁月磨圆了棱角的。
(2017.1.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