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2016-10-06 10:30:53)
标签:

印度独行记

马来西亚伊斯兰

国家清真寺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吉隆坡唐人街

分类: 吾行天下
        睡了个懒觉,8点才醒。也正常,这时印度才5点半嘛。虽醒了,尚没醒透,又躺好一会。看看股票,这是同步实况了。
        10点多出门,先去吃了碗云吞叉烧面,汤汤水水的,适口,味儿也满意。乘一站轻轨到火车总站,他们把轻轨站都称作火车站,轻轨跟火车一回事吧。可这总站并没显出大,高高的钢架顶棚,下面就四个站台,四条轨道,人也不多。马来西亚不大,往全国的铁道就这么两三条吧。下来,把站厅看看,空空荡荡,铁道上十来分钟也没看到一趟车。走到外面街上,回头看,这车站是幢很大的伊斯兰风格老大楼,外观挺漂亮,淡白色,拱门、圆柱、尖顶塔亭。对面也是很大的一幢老建筑,蔚为壮观,气派。周遭相挨着也是这么一类的老建筑。
        穿过马路,就是国家清真寺,一柱高高的尖塔。天气阴沉得很,刚下过雨,一眼看去都是暗色,照片拍出来近物远景都呈暗青灰色。站在寺外先拍几张,这是马来西亚的清真寺,和中东西亚的不同,没沿用传统的圆顶与拱门设计。大门上方有一大七小八个钟,显示世界八个地方的时间,地名和钟上数字都是不认识的文字。这时,只见寺边人忽然多起来,并且还排了队,并排两列,长长的有百余人。不知怎么回事。团队游客?进寺要排队?正疑惑间,12点了,队伍动了,哦,原来是分发免费午餐。一个个手上捧了盒饭回来,分散开,有的即刻坐路边打开吃起来,有的则离开了,还有的把塑料袋往石阶上一放,又排到队伍后面。这样事在台湾看过几次,佛寺有,妈祖庙也有,而这里,清真寺也这样了。几大宗教本原都是教人行善,以施善助人为乐事。我看向吃者,免费午餐是米饭和鸡肉块,还有一纸杯飞机上那样的清水。够可以的。细看那些人,有流浪汉模样的,多数为普通老年人,华人多些,领第二次的也华人多些。排队的全领完,还剩下几多盒,有两人吃完一盒,站起再去领,再吃。几个街边小贩和路人也来凑个数。我虽也想吃饭,想尝味,但没去。这里不是金庙,没必要体验。如此的定点定时发放,每天都有?
        回头,想进寺,却关门了,一看,写着12点休息,下午3点再开。可惜,错过了。先去别处吧,待会再来。顺路朝前走,看标示,有些可看的。是山坡路,好宁静,坡上绿树浓荫,像个公园般。有些可看的精致小景,但意思不大。走到三岔路口,问了执勤人,向左拐,一直走到国家天文馆。天文馆前有很长的天蓝色阶梯,白色边栏,直达远处的半圆形穹顶建筑,清新秀色。没一个人,一路行来也就碰到三、四人。没上阶梯,这些不想看。绕过去,山路竟到头了,可看地图,国家博物院明明就在前面不远处呀。站这里,倒可看到山下一群群的大楼建筑。
        无人可问,往回走。到路口,再问那执勤人,给我指了路,原来就在前面路尽头附近有小道可下。再次走去,到了,是个停车场,几辆旅游大巴,然后看到一部自动扶梯,高低落差不小。这条道倒有些意思。乘扶梯下去,即国家博物院,人挺多,还在举办什么活动,搭了台摆了许多椅子。哦,是庆祝中马建交四十周年。门口一排小铺,是些中国的手工艺和字画,这些手艺人不知是中国来的还是这里的华人。门票5林吉特。博物院外观挺像样,里面不大,就两边两层四个厅,展示介绍马来西亚自古以来的历史。这历史当然没法和中国比,简单多了。展品亦不算多,就一些石雕,一些古代王朝生活用品,远不能和我国以及刚看过的印度作比。底楼中央过厅处展示着大小几十件中国颐和园藏品,也属庆祝活动之一吧。这显然最珍贵,有专人看护。
        看完,顺原路回到清真寺,正3点。看到别人大都被要求临时穿一件淡咖啡色长袍,轮到我,那老年妇女说我不需要,我没明白,脱了鞋再问她,她还是说我不用换衣服。怪事,依旧没弄明白。因为穿那长袍的男女都有,亚欧人都有,那因为什么唯我不用穿那衣服?难道她把我当成了马来西亚人?穆斯林?进去,一个长方形大池,一座大殿。大殿高大,但简单质朴,不像宗教建筑常有的那样,既没金碧辉煌,也没缤纷艳丽、精雕细绘。它就一个高大钢架,宽阔空畅,一根根细高方柱列列成群,折射下黑白明暗光线,现代主义风味挺强。内厅是个圆形、庄静的大空间,没台没椅,四周上方一圈彩色玻璃窗,中间有大吊灯,没空调,放着几台立式电扇。有两三个女人进去,当然是穆斯林。有的一身黑,有的一身白纱,都戴头巾。有两个还跪下了。我们这些外国人自然不得进。那个长方形大池,深蓝色水,有几个小喷泉。往后走,是陵墓。一条过廊连接一个大堂,堂内四面透光,有数具石棺,棺上有刻字,棺前有花束,简洁静谧。
        半小时出来,去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就在近旁两三百米处。门票14林吉特。这建筑是现代与传统中东建筑风格的交汇融合,颇大,三层、四层。展品门类多而齐全,从建筑样式、几十座全球著名清真寺模型,到经书、绘画、服装、生活用品,什么都有,且各样展品很丰富。几个穹顶,图案细致而美丽。这博物馆值得看,看了一个多小时。
        出来,天还亮着,去唐人街吧,就在火车总站的另一边。吉隆坡的高架、轨交建了很多,弯来绕去,四通八达,方便了汽车,却苦了行人,明明尽在眼前,却无路可走,不知该从哪边绕过去。问了几个中国人,跟着他们过街,走一段,一看,到了。
        一个多月前来此,唐人街主街正搞小贩日,今天还是,而且更繁闹。街中央已搭起一长排帐篷式商铺,两边只留极窄的行人通道,对面来个人错身都不容易。且商铺长长不见尽头,中间无横向连接通道,你在街左走,就无法穿到街右。走在其间,感觉极不好,压抑,闷热,憋屈,不安。如此,行人无法进来,更不愿呆在其中,购物欲大降,商铺再多又有何意义?我一路走来,基本没碰上人。就是,假如人真多了,岂不要出大事?安全隐患太大,要出人命的。若在中国,这样的布局肯定通不过安全检查。
        如此,这唐人街也没啥好看了。就看了关帝庙,看了印度神庙,喝了杯奶茶,结束。不禁想起印度茶,远不如哦。
        乘轻轨回来,进昨晚看过的那个食品大超市,东西丰富呵。有好几种便当,这个时候开始跌价,跟日本大商厦一样,挺好。有人买,旁边咖啡厅可坐吃。我挑了两样,加了热,拎回宾馆。今晚吃这吧。
        洗澡,上微信,发五组照片。股指续涨,过3000点了,是证券银行大涨,连涨,我的则连跌。总是此消彼长,你上我下,此一时彼一时的,轮个先来后到。不用着急的。今天阴有雨,好闷热,老出汗,傍晚方感觉高耸大楼之间时有穿堂风款款而来。预报明天24到35度,依然热。这里显然潮湿,昨晚洗的衣服到今晚还没干。我一天在外,没带水,并没口渴感。11点1刻了,准备睡觉。时间在瞎忙中过去。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2014印度周游记(六十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