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印度周游记(八)第一次买火车票

(2016-01-16 17:23:20)
标签:

印度自由行

加尔各答

在印度买火车票

印度老建筑

印度见闻

分类: 吾行天下
        睡得很香,理所当然。不过早晨4点多开始有一种声音持续不间断有规律地出现,是简单的几个音符,哼唱。伊斯兰教的晨祷?过些时,5点不到,声音突然增大,很响,是喇叭声,音调也变了。这样持续几分钟,突然又没了,什么声音都没了,安静得有点失真感。刚给吊起精神,反不适应了,两耳努力搜寻着缺失了的声音。一大早这么个大喇叭大音量,不知是否天天如此?第一个清晨就碰上,至少三天两头吧?怎没人提意见?这不算扰民?可见印度人的容忍度。唯一可解释的,这是宗教事。一牵涉宗教,比较麻烦,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宗教纠纷事,印度有过,世界上更是多多。谁都不愿去触碰这敏感问题,一件小事一不小心就会迅速演变成宗教恶战,防不胜防的。
        说有免费早点,未见主动送来或告知,去问,并把订单上写着的给值班的看。过一会,一个像是打杂的端来一杯咖啡,四片抹了白脱的面包,比我们的面包片小多了,但烘烤得正好,略略的脆。如此,也算可以,毕竟合口味,比自己去外面看不明白瞎找要好。8点吃完,因要续住一天,等着。女店主10点才来。她要按人民币原价折算成卢比,我不同意,说你要给中国公司扣手续费呀。她叫我说个价,我报800,她笑笑,坚决地否定,我再报900,也不答应,报1000,她立即OK。此价约是我第一天价格的八八折。不过,她说我的房间已被预订,要我换隔壁一间。带我看一下,卫生间略小,无窗,其他一样,也就同意。问了她如何去达尔豪西广场(BBD),她告诉了我公交路线。今天第一件事是去外国人售票处买火车票。早已知道印度火车对外国人有保留票,每趟车分配给各车站若干票,因此,即便你在国内提前一个月没订到票,到火车站提前一天或许还能买到。这对外国游客绝对有利,算得好消息。
        10点半出门,到车站一看,去BBD的车很多,跳上一辆。车还行,人不少,尚不至于拥挤,绝大多数是男人。车票9仙,售票员找钱给我,还给张小车票。
        达尔豪西广场果然老建筑多,一排,一群,一片,漂亮。看到了有轨电车,下面双轨上面单辫,两节车厢,窗不大。车有点陈旧,表面铁皮已不圆润光滑,像手工砸出的感觉,高低不齐,凹凸不平。一路寻去,问两人,都不知。还好不算太难,凭了地图,经两次走错方向后,很快找到了。外国人火车票预订处,在一幢大楼的一楼。想想也怪,我刚刚问了挂着铁道公司牌子的隔壁大门的保安,把地址名称递给他,他竟然表示不知道,无能为力。好笑。
        售票处四个中年男人,两人一组,坐普通办公桌后面,接待着外国人购票者。坐着等候的有十几人,其中中国人三、四个。我拿了表,照了在家填好的抄一下,内容基本差不多,没疑难点。坐下等,速度好慢。我的号是35,才叫到25。我们和售票者是面对面,只要他们说话不是刻意轻声细语,都能听到。听着他们问答对话,不时有几句玩笑话。他们不紧不慢,心平气和,慢条斯里,你要的票若有,他就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进行,两手绝不急匆匆忙碌,一个打电脑,一个收钱。若没有你要的,他会耐心等你提新方案,也会帮你找出其他车次供你参考,实在对不上,没合适的,那也没办法。反正不管有票没票,每个人都得坐一些时间,平均一个大约十分钟。我前面的基本都如愿买成了票,仅一个空手而归。有两组中国人,一组是单独一个女的,另一组是老少两人,大概父女吧。她们英语都可以,挺顺当,只是父女一组购票时听他们买卖双方说了好多无关的话,聊了些中国话题。
        轮到我,坐上去,递上购票表和护照。我买明晚去格雅的票,一查,有,明晚10点的SL票,后天早晨5点到,正合适,价格才200卢比。如此价格我没想到,他们似乎也觉得很便宜,连声跟我说便宜、便宜,像是祝贺似的。印度的火车票是实名制,根据你填的表把你个人信息输入,电脑按照规则自动计算出一个最优惠价格(60岁以上有优惠,外国人或许也有,其他不得而知),所以每个人的票价是不一样的。付钱,拿到票,薄薄的机打纸,不是好纸张,跟我们银行存款单一般大,上面有印文英文,除了车次信息,还有乘车者性别、年龄,姓名没有。哦,还有行程公里数。印度的车次编号是五位数,每列火车都有自己的车名。
        买好票正好1点,售票者到了吃饭时间,起身离去。方才他们跟我说了很多话,或许就为了拖延时间吧。
        出来,一份轻松,第一次买火车票,挺顺当,心里有底了。印度人态度极好,一点不急躁,不催你,你英语不好他也安静听你说、帮你出主意,就是在为你服务。如我英语好,定要赞他们几句。
        走走拍拍,看到一座塔状白色建筑,似钟楼,五层,最上面矗一尖塔,也像教堂,可下面两层则像会堂了。又看到邮局,看到市府大楼、警察局,楼很漂亮,红色的墙,鲜艳亮丽。警察也见识了,自然不是上海老人印象中的那个“红头阿三”,那时在上海的阿三哥们多是锡克族的,一脸大胡子,加尔各答人不是这样,没胡子。不过在拍市府大楼时,好像有个坐路边的人笑呵呵示意我不能拍。好笑,人家警察都没说,你来管什么?这一带都是老式欧风大楼,外观美美的,可从一些门看进去,里面已老旧,设施似乎没改进成现代化,就像刚才的售票处那样。这里也是大银行大单位集中地,中午时分,上班族们从各楼出出进进,小街上因此吃摊很多,也还是那些手抓饭、小点之类,那些带领带的白领也就坐下吃了。正经的吃店很少,真的很少,难以看到。倒看到了好几处茶摊,楼墙外街沿上,随处可见。像红茶模样,茶杯很小,跟福建功夫茶一样的小杯,有紫砂的瓦陶的玻璃的。就像越南人喝街头咖啡那样,许多印度人坐小凳上边喝边聊说几句,只是越南人喝得慢坐的时间长,这里茶杯小,稍坐会几口咪完,起来即走。
        走过人很多的街区,不知那么多人都在干什么,像找工作。职业介绍处?
2014印度周游记(八)第一次买火车票

2014印度周游记(八)第一次买火车票

2014印度周游记(八)第一次买火车票

2014印度周游记(八)第一次买火车票

2014印度周游记(八)第一次买火车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