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见过的碑

(2015-12-09 09:43:02)
标签:

石碑

碑文

中华文化

墓碑

西夏碑

分类: 吾行天下
        碑,刻有文字以用作纪念、记功、或作标志的石头。类别有纪念碑、功绩碑、记事碑、标志碑、界碑、里程碑、告示碑、墓碑、路碑等。
        我见过的印象较深的碑:
        武威西夏碑。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第四个国王于1094年所立。它是现存全国唯一、保存最完整、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石碑,举世绝宝。此碑身高2.5米,宽0.9米,厚0.3米,碑顶半圆形,正面西夏文,背面汉文,两面正文皆楷书,正面28行,每行65字,背面26行,每行70字,均为1820字,可见西夏文是依据汉字创字,仅字形、偏旁、笔划不同而已,字意或可一一对上。我站在这大名鼎鼎的石碑前,看着笔划繁多尤其斜笔多多的似曾相识却一字不识的这些个西夏文字,无奈轻轻一叹。此碑理所当然是我心中的第一。
        北京孔庙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石碑。共198座,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共记刻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者51624人(含状元、榜眼、探花)之姓名、次第、藉贯。
        北京国子监十三经石刻碑。共189块石碑,63万余字。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是我国仅存的最完整十三经刻石。由蒋衡书写刻于清乾隆年间。一生只干这一件事?不得不钦佩之至。
        新绛龙兴寺碧落碑。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系唐咸亨元年(670年)高祖李渊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亡母祈福而立。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碑文为篆体,21行,每行32字,共630个字,笔法工整,布局严谨。此碑以大篆著称于书法史。
        柳州柳侯祠荔子碑。此碑由韩愈撰文,苏轼书写,内容为柳宗元生平事迹,故被称作“三绝碑”。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此碑在此问世。
        新安铁门千唐志斋。这是古碑的世界,共有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是我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我在里面慢慢移步,真想呆上一整天。
        富顺文庙孔子像石碑。在崇圣祠后小山上有一座敬一亭,内有阴刻孔子全身像石碑。孔子像为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由余杭成钧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刻于石。此像线条简洁,衣着飘逸,形象逼真,自然明朗,当为稀世珍品。
        漯河彼岸寺碑。原名彼岸寺经幢,建造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通高12.18米,雕刻有多多佛像和佛教故事人物,以及小篆碑文。
        资中文庙皇帝御碑。文庙内矗立两块巨大石碑,均为4米高,1.9米宽,都用玻璃罩着,石柱框涂作赭红色。一块是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四年(1469年)楷书的《御制重修孔庙碑》,另一块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御书的《四书·大学篇》。
        资中文庙黄庭坚手书石碑。石碑一组七块,刻有黄庭坚“奉敕敬书”的《幽兰赋》。《幽兰赋》为唐代诗人韩伯庸所写,宋神宗很喜爱,令黄庭坚书写。我浏览一遍,黄字果然纵横奇倔,笔笔独特,横竖撇捺,皆如无所顾忌之态,一字字剑拔弩张,欲向四下里扩张伸展之势。因字读赋,亦发觉484字此赋真是美文,精彩佳句多多,如“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既生幽径,且任荣枯。幂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虽见辞于下土,幸因遇于仁人。”“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
        天水玉泉观赵孟頫草书石碑。观内有数多元、明石碑,字迹略能看得,其中四块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草书李白等人四首五言绝句,保存完好,80个字如行云流水、洒脱自如般一气呵成,美不胜收。刻石者亦是高手,刻刀如笔,苍劲流畅。
        朱仙镇岳飞庙“朱仙镇岳鄂武穆王庙”古碑,高2.5米,宽2.1米,刻于大明正德十五年(1521年)。
        绍兴“大禹陵”碑。“大禹陵”三字系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绍兴知府南大吉楷书并勒石,豪放雄浑,红色耀眼。
        上虞曹娥庙曹娥碑。碑文成文于汉元嘉元年(151年),初由蔡邕书写碑文,后毁,现在这碑文为宋代蔡卞重新临摹,保存至今。
        无锡天下第二泉碑。唐代陆羽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后人多有跟评,元代赵孟頫专为之书写,至今此五个大字仍完好保存在泉亭后壁上。
        铅山辛弃疾墓碑。在偏远荒坡上总算寻得辛弃疾墓,墓碑字迹已模糊,依稀辨得右上是“皇清乾隆癸卯年季春月XXX重修”,中间大字是“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左下是“二十五代玄玄孙某某某……仝立”。
        扬美“清代禁碑”。立于嘉庆十九年,题头有“通乡士庶设立禁约永远碑记”,右写“阅约怀先辈”,左写“循规仰古风”。内容共六条,分条约定市场买卖行为规则,并细列罚则,可算得公正公平公开。有些内容今人看了也当惭愧。如第一条:一议圩市所有一切屠宰无论皮肉下水,不得灌水、搭骨、喂盐,如有灌水搭骨喂盐,实有害人,任从本乡外乡人等获捉,众议罚银三两六钱正归庙,其秤务宜司马,如敢抗违,呈官究治。那天我站在此碑前,细细地一读而再读。
        凤凰沈从文墓碑。那是一块自然天成大石,高约2米,重6吨多,称作五彩石。石上刻写有沈从文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沈从文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一半安葬在此石下。
        北京恭王府花园“福”字碑。此“福”字为康熙御笔。
        黄平飞云崖《飞云崖记》草书石碑。此碑为贵州巡抚、文学家吴维岳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所撰书,年代久远,字迹模糊,难以明辨。
        黄平飞云崖和珅碑。石碑已残缺,用玻璃罩罩着。碑上末尾落款是“致斋和珅漫稿”,有“和珅”和“致斋”两印章。文章首句“乾隆四十五年岁次庚子二月中”,接着“使过黔闻飞云岩胜境……”后面难以全看清,有“……石嵌空玲珑如云下垂如……芙万朵缭绕于烟霞紫翠……”等字。
        以下是我见过的其他有代表性的碑,按地区排列:
        芮城永乐宫大石碑(忽必烈时代中统三年,1262年),万荣东岳庙元代碑,运城池神庙元、明、清古碑,呼和浩特“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沈阳清昭陵“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清福陵“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下马碑”,吉林文庙碑林,图们“中国图们口岸”石碑,镇江金山“江天一览”碑,杭州西湖湖心亭“虫二”碑,温州妙果寺旁明代张璁碑,余姚朱舜水纪念馆碑林、朱舜水故居碑、王阳明故居碑,凤阳明皇陵碑、龙兴寺“第一山”碑、“龙兴寺碑”碑,九江白鹿洞书院朱熹对镜自画像石刻碑、白鹿洞碑、陶渊明墓“晋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碑、东林寺柳公权残碑,井冈山龙市会师纪念碑,乐安流坑“西汉江都相董仲舒公像”碑,济南“趵突泉”碑,孔林碑林,曲阜孔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长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碑林,周宁鲤鱼溪“鱼冢”碑,洛阳关林墓碑,巩义“唐工部杜甫故里”碑,开封龙亭“叙五岳真形”碑,汝州“风穴山”碑、“古香积寺”碑,平顶山香山普门禅寺几块高大御碑,沁阳三圣塔唐元明清石碑、墓志碑,济源济渎庙两块明代碑,荆州湘献王陵墓碑、张居正故居碑林,姊归楚大夫屈原故里碑、汉昭君王嫱故里碑,当阳关陵汉寿亭侯墓碑、玉泉山山麓“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石碑,黄梅五祖寺“天下禅林”御碑,武当山明代巨型御碑,孝感“汉孝子董公永墓”碑,常德桃花源天宁碑院,衡山忠烈祠纪念碑,永州柳子庙荔子碑、严嵩“寻愚溪谒柳子庙”碑,炎陵“炎帝神农氏墓”碑、湘山楹联石碑,南雄“正南门”石碑,梅关古道“大唐开凿大庾岭路碑”、“流芳万载”碑、古诗碑、无字碑、“梅岭”碑、“重来梅国”碑,始兴“张九龄公祠墓界碑”、永成保障围楼“泰山石敢当”碑,东兴“大清国钦州界”碑,重庆解放碑,龚滩“永定成规”古石碑,江油“百战百胜的工农红四方面军光荣胜利纪念碑”,大理“元世祖平云南碑”,腾冲国殇墓园碑,黄平飞云崖“绉云”古石碑,八宿业纳山顶“业纳山4618米”碑,西安碑林、卧龙寺石刻碑、董仲舒墓碑,韩城司马迁祠明代河渎碑,博乐阿拉山口205省道3公里路碑(距国境起始点3公里)。
(2015.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