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韩国行记(八)景福宫

(2015-03-29 16:00:21)
标签:

韩国自由行

首尔

景福宫

国立民俗博物馆

景点门票

分类: 吾行天下

        离开曹溪寺,走十分钟即看见光化门。光化门宏伟壮观,城墙为淡乳粉色,中间三城门,上面两层城楼,上檐下悬挂大大的白底黑字“光化门”匾,很远就可看见。光化门对面有停车场,一批一批游客从车上下来,穿过马路,汇集在光化门前。门口有五个穿古代士兵服的,头戴半片铙钹型帽子,腰挂长刀,手执大旗或长枪戟。游客们一个个争相上前合影。门前还有尊巨大石兽,高高大大蹲坐于石基座上,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壮实身体,霸气脸相,露着几颗长长大牙。
        走进门,里面好大一个广场,跟天安门后面一样,只是稍小些。中间地面是方方大石块路,其余部分都是裸土,虽算得坚硬,走急点,仍可看到微微扬起尘土。侧边有景福宫售票处,3000韩元,等于18元,便宜。这两年连续走了台湾、越南、日本、韩国,才真切地明白,我们的景点门票有多贵。简直就是文化扼杀,精神剥夺。什么陶冶、升华、享受、长知识,都被抑制了,都被调控了。
        正好有一队古装兵士列队而来,在墙下表演,挺枪举盾,简简单单比划几下。无啥看点,即走向兴礼门,检票设在此门。
        景福宫,是朝鲜王朝的太祖1392年建都首尔后建造的第一座王宫。景福宫最近一次重建,是1994年首尔建都600年时,依据古籍资料按原貌重建。
        进兴礼门,依然是石块道,石道两边依然是裸土。再向前是勤政门,也是两层门楼,四圆柱,进了这门,算是宫殿主体部分了。勤政门内,不见裸土了,全部是大石块地面,偌大一块方地,中央是勤政殿。勤政殿方方正正,建在两层大石台上,石台有一圈低石栏,以“工”字形图案雕出栏花。登殿石阶中间有丹陛石,不大,上面的浮雕我怎么看都找不到龙,除了云彩外,就是双凤抢珠图。石阶两边边栏,雕刻了趴卧着的石兽,已磨损去许多,但仍可看出石兽面相,就是刚才光化门外看到的那尊巨大石兽模样。又是个不敢以龙作象征性饰物的邻国古代王朝?和越南一样,自创一个近似龙的动物。
        勤政殿前广场挺大,有长长两列竖立于地上的小石碑,分列中央步道两侧。碑上均有字,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的有一到九,从的只到三。走上石台,不能进殿,站在殿外看。殿内中央是君王宝座,座椅安置在六级台阶高的台基上,宝座顶上有与台基一样大小的罩。殿内除了大柱外,较清爽,仅有挂灯、地灯、柱灯等几物,还有两个好大的景泰蓝图色的瓷香炉。
        向后走,是思政门和思政殿,门与殿之间的广场小多了。思政殿内也有宝座,宝座后是一幅山、水、太阳的简简单单壮气图画,画的左右两半似乎对称,惟两个太阳,却是一红一白。宝座顶上也有一副画,更大些,白底上用淡粉轻红描画了两条在云中翻腾斗气的龙,一幅精彩的双龙戏珠图。这般内容这般神采飞扬的绘画该很难看到的。再后面是千秋殿。然后依次是康宁殿、交泰殿。两殿前后挨得近,形状相同,中间都宽阔三大门,前者总面宽为九间加两边侧,后者为七间加两边侧。总的来说,这里的殿比北京故宫少了许多,且基本都是空殿。
        交泰殿后面是冠名为峨眉山的小小山水景,有“涵月池”之石刻字,有橘红色为主的好几个六角形矮墩墩小塔柱和照壁般短墙,相辅配套。更还有长势独立的苍松和淡紫色杜鹃花,还有叫不出名的白色花,花瓣密而多,一朵一群,锦簇成团,一片白色。再往后是后花园。
        顺道往右前方去,看国立民俗博物馆。此馆免费,从边门出去,看完再持票根回景福宫景区。民俗博物馆是建在高高五重塔的三层大底座内,分三个常设展厅,第一厅是“韩民族生活史”(一下想到怎么不称朝鲜民族呢?忌讳?),第二厅是“韩国人的日常生活”,第三厅是“韩国人的一生”。看到了好多汉字书,更还有他们出版的中国古人诗集、介绍孔子的汉字书、千岁历等。也看到了制作泡菜过程的小模型,结婚仪式的蜡像。看了半小时,出来再看室外的,是传统村落和近代街市的实物展示,有老屋、布店、竹物店、有轨电车等。
        重回景福宫,继续转。后花园中有一小湖,湖中有一小岛,岛上有一亭,韩式,两层,有窄窄长桥连接。此是香远亭吧。看到了乾清宫,小门小院落,跟前面的殿不可比,字却大大的。还有初阳门、玉壶楼、四时香楼、坤宁阁、正始阁、长安堂、秋水芙蓉楼等。这些都是居住式小屋小院,组成个大院落,惟木雕窗花和木栏都是精细几分。看到两副联:双阙瑞烟笼菡萏;九城初日照蓬莱。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几株开得正盛的桃花正从墙后探出头来。不由想起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景福宫的最北边有集玉斋,有围墙,不知里面多大,没人进,估计闭门。想来这跟故宫的珍宝馆类似吧。
        从西路往回走。经过一处,院墙内摆了很多大缸,都覆有盖,想必是腌制泡菜的吧。泡菜是他们全民性的嗜好之物,必备的。看到了一片大点的湖,湖中一石台,台上一幢挺大气的水榭建筑,庆会楼。高两层,七间宽,下层只有石柱,四面通透,屋顶很高,檐下悬“庆会楼”匾。许多人在登楼上去。因要绕路,我没过去。又看到修政殿,然后看到西墙旁的长廊,两排木柱,形成一个门框型,长长延续去,最后落在中间一小个方框,就像以前老式照相机镜头伸出时拉开的方筒风箱状黑漆纸。
2014韩国行记(八)景福宫


2014韩国行记(八)景福宫

2014韩国行记(八)景福宫

2014韩国行记(八)景福宫

2014韩国行记(八)景福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