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越南漫行记(四十六)华人的会馆

(2014-09-30 13:51:34)
标签:

越南自由行

胡志明市

穗城会馆

三山会馆

堤岸区

分类: 吾行天下
        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堤岸区老城区域。面积不小,而手上只有略图,以至在小路中走错了,几个弯一转,连方向也搞乱了,竟往回退了不少路。疑惑中进一家小店,先吃饭吧,中式快餐型。反正不管怎样,即便白走一圈,也算把道路弄熟了,总归有收获。这片区域的路多是直的,横横竖竖,跟国内一些老城区一个样,可看作是上海、钦州等地的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之排列格局。
        饭后重新找路,原来这里还只是老城区边沿,离中心尚远。再走,来到一个大路口,中央有一座圆柱形纪念碑,碑顶是一个古代戎装武将塑像。这下明白了,总算看到了地图上的路名,对上号了。继续走,看到座教堂,外墙粉色,正面和我住的宾馆附近那座教堂相像,也瘦瘦高高状,但漂亮多了,质地式样年份都有它观赏价值。中间高高尖顶,两旁陪衬两个小顶,三尖顶都是灰暗绿色。
        街沿有一老太在卖椰子,围墙下一长排小凳,坐了十来个年轻人正吃着。我问价,1万5一个,我说和他们一样给个杯子坐这儿吃,她只收了我1万。我不明白坐了她凳子用了她杯子怎么反而便宜?看她砸开椰子,把椰汁倒入两个杯子,再往杯里放许多冰块,然后还加一点糖水。哦,原来如此,1万只有一杯冰椰汁,而非一个椰子。冰块当然比椰汁成本低,坐下喝的人正需要冰镇解渴解热,又可延长喝的时间,便于聊天。不过她的冰块形状杂乱,是大冰块砸碎的,而其他正规店里的冰是圆柱型一小段一小段的。其实其他冰饮料,冰咖冰甘蔗汁什么的,都同一个理,冰块都占了半杯或大半杯。也算经营窍门么。
        再走不到20分钟,先是看到了块汉字招牌,是“胡志明市各民族文学艺术协会华人文学艺术辅助会”,下设有文学、古诗、美术、书法、艺术摄影、文艺等会,及越华文学艺术编辑部。一下看到这么多汉字,且是正经组织,总有一分亲切感的。马路对面,有一家“老乡村”美食海鲜茶餐厅。这下,知道这里该是老华人区域的中心地带了。
        转个弯,即是穗城会馆,很大一座老建筑。门楼屋脊上是一组大雕塑,人物众多,密密麻麻一排,顶上是双龙戏珠雕塑,两条龙躬身仰视着中间一个大大的亮闪闪的灰蓝色圆球。这样的雕塑让人想起佛山的砖雕灰雕。穗,本就是广州简称么。门楼其他各处还有雕刻多多,人物很多,说着一个个中华典故。还有小石狮等。这么粗略一看,太中国化了呵。两旁边门上方还各有一幅画,几许人物,一幅是“太乙来朝”,一幅是“赤壁夜游”。外面铁门有联:暮鼓晨钟同觉悟;欧风亚雨两调和。拱形门楣上刻写了“孔子降生二千四百六十年己酉重建”。哦,1909年重建的,那年是我国的清宣统元年。里面正门上有“穗城会馆”四个金色字。
        进去,一个天井庭院,中间有个方形炉,刻有天后宫三字,炉上方有个排烟大烟囱。后面还有个圆香炉,写有“天后圣母”字,正插有些香,冉冉飘起些青烟。墙上有“穗城会馆重修碑记”,开头写着:穗城会馆约建于公元一七六零年间,迄今已二百四十多年,先辈于一九零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期间进行第五度重修,距今已隔九十多年矣……一致决定应予全面修建……首期工程于一九九五年乙亥季春开始动工,至一九九七年完成……二期工程于一九九八年动工……至二零零三年癸未季冬全部完成。落款是公元二零零五年岁次乙酉仲冬。后面是众多捐款者名单。
        抬头看屋顶,顿被吸引,除门楼屋脊正反两面均有精彩雕刻外,左右两房屋脊上也同样如此,都是戏中人物雕刻,彩色,小小的长长一排,并还有二层楼,各色人物百般样态,精致细腻,美妙十分。不知这其中叙述了多少个中国戏剧故事呢。人物中间还夹有几块字牌,是烧制者的年号留名,一块是“光绪戊申”,一块是“同和窑造”。这是陶瓷?门楼背面的中间有“平安富贵”四字。
        殿口墙下有一个很老式的消防器械,两个近一米高的大轮子,可推着走,中间是一个和氧气瓶差不多大的钢瓶和一个钢罐,都漆成红色。估计这东西有百年了吧。又看到两边墙上各有一幅陶瓷浮雕,也是烧制的吧,一幅是舞龙,一幅是舞狮。殿前玻璃柜内和搁板上摆有好多大大的各样铜质器物,大概是礼器一类吧。上面悬有“含宏光大”匾,抬头是嘉庆三年季春榖旦。大殿供妈祖,塑像上有“天后圣母”匾。因此也有人把穗城会馆叫作天后庙。殿中柱联多多,有两副是:恩流越海迹著闽邦自天降康万姓永膺多福;德媲皇媧功侔神禹非后何载九州利涉大川。盛德大业乃由裕民惟尔有神譬如天天寿平格;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若涉大水徯我后后来其苏。前一联题头为: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季春吉旦,后一联题头为:宣统二年岁次庚戌季春之日。有五个盂形小铜香炉,香烟袅袅着。头顶是几十盘大熏香,一个个像灯罩一样悬挂垂下。
        出来,斜角对面是三山会馆,门额“三山会馆”上方还有块竖的红底金字“天后宫”匾。三山会馆由福建同乡会建于十九世纪,稍小,殿中有前后两组供台和供像,前面供龛中是身披黄绸的玉皇大帝,供台与龛顶都写着“玉皇大帝”,后面供的是妈祖。墙上有刻写于一九五四年的“旅越三山会馆重修碑记”,开头写道:三山者,为我福州之别名,盖以屏山、九仙山、越王山鼎峙城中之由来也……后面也刻有众多捐款者姓名。
2014越南漫行记(四十六)华人的会馆

2014越南漫行记(四十六)华人的会馆

2014越南漫行记(四十六)华人的会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