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影随记(40)2014电影节(七)

(2014-07-28 07:58:34)
标签:

上海国际电影节

《编舟记》

《教父》

科波拉

马龙·白兰度

分类: 艺苑走笔

        《编舟记》,《教父》。
        《编舟记》,日本电影,片长134分钟。此片去年上映,一年来在日本获得多项大奖,我很想看,可第一天没买到票。幸好,几天后得知有影院卖加座,总算如愿以偿。其实电影节场场有空座,写着全满的里面都有一成以上空着。
        ‍影片是讲一家出版社编撰一部辞典的事。玄武书房拟编撰一部新型国语大辞典,取名《大渡海》,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荒木要退休了。荒木按主编要求,经多方观察,从营业部物色到了不擅交际、默默无言、惟酷爱翻辞典的年轻人马缔光也来接自己的班。自此,马缔光也成了编辑部的生力军、主力军。编辑部总共才四、五人,既要删选重审以前辞典里有的老词汇,还要亲自出马、从民众嘴里去收集新词汇,词语浩瀚,工作量极大。经过持之以恒多年的不懈努力,一稿二稿三稿,一审二审三审,对辞典要求百分百准确的他们容不得一丝疑点,出版日期一推再推。直到十五年后,经五稿五审,24万词条的《大渡海》才终于编撰完成,印刷出版。马缔光也也历炼成为了编辑部负责人,同时他也完善了自己的性格,收获了爱情。‍
        除了主线,自然还有副线、支线,一条一条处理得相当好。既充实丰富了主线,还多角度地完满塑造了人物。马缔住处的房东老大娘视马缔如自家人一样,有她的几场戏都相当温馨感人,生活味绝对棒。由她又引出了她孙女林香具矢。林香来东京学当厨师,在家常试做料理,马缔也常获试品尝。从没恋爱细胞的马缔喜欢上了林香,可他生性内向孤僻,又没经验,怯怯懦懦不敢表达,也不知如何表达。尽管每天见面,他仍决定以写信方式,且还是用的文绉绉古文笔法。这条爱情副线表述得委婉含蓄,趣味多多,于人物刻画是浓重一笔,甚为精彩。另一重要人物是西冈,马缔进编辑部前他就在了,不过他对编撰新辞典兴趣不高,干劲不大,以至主动调去了其他部门。但他生活知识多实际经验丰富,给马缔的帮助很大,以至马缔写情书都给他看请他指正。他前后为编撰辞典也出了不少力,也是一个刻画得很精彩的人物。由于编撰工作前后长达15年,也就自然地展示了编辑部老中青的一代代传承接续。主编松本和老编辑荒木是第一代,马缔和西冈是第二代,最后编撰快完成时新进来一个女孩岸边,她是新时代人,追逐时尚,开始时觉得这类辞典已落伍无用,后来被大家感染得也干劲实足。
        故事就这么简单。可以说影片一开始,就能预知结果,辞典必然会编成出版的嘛,这是无需怀疑的。但你却想不到,这么单调平常、枯燥乏味的编辞典事,竟能拍得这么有声有色,引人入胜,让你时不时就会产生会心的笑。功力了得呵,人物刻画得太好了。此片依然如日本电影一贯以来的传统,以生活小事表达人生大道理,小中见大。就那么地不紧不慢叙述,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犹如一溪清水潺潺而过,滑润而无痕。难怪它在日本得了那么多奖。这么细腻的表达,惟日本电影做得好。
        此片将编撰辞典的严肃认真一一展现。比如一个“右”字该怎么释义?那么多人斟酌推敲,集思广益,几番修改。又如一个“恋”字,马缔是在自己亲身体验了恋爱感觉后,才恍然大悟写出了精彩的释义。
        最后解释一下片名。片中说,语言如大海,辞书则是大海上的扁舟、方舟,用以帮助人渡海。所以,编辞典就如是编造一条渡海的船。也因此,把编撰与时俱进新词语的辞典定名为《大渡海》。
        《教父》,美国电影,片长176分钟。此片被公认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拍摄于1972年。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那时才三十出头,就将一本通俗小说拍成了如此纵横壮阔的一部家族史诗性电影,荡气回肠,着实了得。后来他又拍了《教父2》、《现代启示录》、《教父3》,都是能在电影史上占得一席之地的经典之作。此片的主角由马龙·白兰度(《现代启示录》里的柯兹也由他饰演)担纲,他的出色表演在片中光芒四射,也为他自己赢得了第二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这次上映的是2008年的4K修复版。
        故事的年代背景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穷困潦倒的意大利移民柯里昂,靠了聪明和胆略,经营橄榄油发家,成了纽约的五大家族之一,亦是黑道大人物之一,所谓的“教父”。所谓黑道,其实哪里都存在。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需求和理由。偌大个社会,某些时候总有法律顾不到处,总有法律失效时,这就出现了一如水浒的好汉们,英格兰的罗宾汉们,以及帮会之类。他们以形形色色的“替天行道”旗号招摇于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柯里昂就是这么个人物,他既做违法生意,也是弱小平民的保护神。如殡仪馆小老板为了女儿遭人凌辱自己报仇又受辱之事,来找他帮忙出气,惩罚对方;知名艺人想演某影片的男一号,来哭求他帮忙搞定这事。可见柯里昂在法律之外的名望度,他仿佛就是法律之外的正义维护者,问题解决者。
        此片画面精致,沉着,拍得很典雅,很上得台面。虽说是黑道片,有很多黑道家族之间的打打杀杀镜头,但拍得不恐怖,少有杀气腾腾气氛,大多数时间就如是一个富贵大家庭那样的氛围,和气温馨。那些杀人、报复、恐吓、恶作剧,也都是在平静语调下,在不惊不乍中遥控着就解决了。可以说,影片表现了优雅的黑道,基督感的黑帮。黑帮的美学。银幕上的教父柯里昂,就是一个尽显温文尔雅的老人,没有满脸横肉,没有恶霸式凶蛮气,除矍铄的眼神中略含些鹰隼气外,看不到一点杀气。儒雅与暴力,仁慈与杀人,就那么和谐地统一在了他身上。塑造了这么一个黑道教父,也许就是科波拉所拍此片的最精彩处吧?也当是马龙·白兰度诠释角色的最精彩处。柯里昂,一改历来的黑帮形象和黑道风格,以至大受观众好评。也许影片是有某些隐喻的。即使没有,就这么个人物的刻画,不已是很伟大的一笔了么?
        此片是本届电影节我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晚上8点45开始,直看到11点40。连日的辛劳,缺觉,精神几度欲昏,拧了几次自己大腿,以刺激神经中枢。而且此片人物众多,一不留神,漏过一句字幕一个表情,就可能难以理解后面事了,所以,有些问题未能很明了。略微遗憾。放映结束,掌声很响,远胜了对其他电影的礼节性鼓掌。
(2014.7.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