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越南漫行记(二十八)会安会馆多

(2014-07-20 10:23:08)
标签:

越南自由行

会安古镇

中华会馆

越南华人

越南游记

分类: 吾行天下
        走上昨晚来过的日本桥。桥上中央有一小祠,主供神像较矮小,是一老人,不知为谁。供桌上摆着香炉、蜡烛、水果、小缸等。站在桥上外望,下午的艳艳阳光下,一条小渠静水,一座平木小桥,杏黄色的屋墙,鱼网小船,几许红男绿女游人,鲜色光亮无比。走下日本桥离远些回头看,这桥确实有些美意,桥墩高大,拱廊婉秀。日本桥也要票,但剪票的都站在这头,我从那边上桥,没人剪,省下一张。
        走到河边,和昨晚看到的全然不同了。细细的金红色鱼网悬吊在河面上,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灯笼垂挂于树上桥上,水面平平静静,安宁的水乡古镇呵。
        来到广肇会馆,华表式牌坊很有气度,暗粉色圆柱上绘饰有彩云图案,几分亮丽。中间有“广肇会馆”四字,上有两条金龙,下有两只金凤,金光灿灿。柱联是:广资集公益群贤盛会;肇启济众生合境同安。联首是“广肇”,联尾是“会安”。广肇会馆是由广州和肇庆的华人于1786年修建,中国文化意味很浓,就跟国内那些会馆差不多了。会馆内有光绪十一年的“慈云镜海”匾、“悠久”匾、“鹅湖蒙德泽;羚峡沐恩波”门联,有敕赐的“好义可嘉”匾(启定三年),有“三顾茅庐”、“千里送嫂”的艳色美画,还有我国前主席02年访越时到访该会馆的照片和题字。会馆虽不算很大,但内容丰富,格式完整。
        出门,继续向前走。看到一家手工作坊,几个一色淡黄衣服的女孩扒桌上,一人一个枱灯下像是绣着什么。另一家是蓝色衣服女孩,也是在大布上绣着什么。又连着看到两家女装店,挂了多多的奥黛,也有无袖长裙、中裙,都较端庄,没有短裙。
        走到十字路口,就是昨天经过两次的,转角一个老太的小吃摊前两小凳上坐着年轻的一男一女,男是西洋人,女是越南人,穿着普通随意,安怡地吃着小饼。
        去看陈氏祠堂,昨天下午看到的。这祠堂建于1802年,是一个姓陈的越南阮朝官员所建,他父亲是中国商人,母亲是越南人,他在被任命为驻中国大使后,出发前建了此祠堂,以表感谢祖上之意。陈氏祠堂分祭祖和居住两部分,有庭园,幽静得很。中国味自然很浓,有中国山水画,有大大的“虎”字精彩书法,有“陈祠堂”、“奕叶重光”、“文光射斗”、“翰宛蜚声”、“桥梓连荣”等匾,还有贝壳镶嵌的对联。有几间屋里还展示些卖品,几个女孩介绍着。这个不看了。
        出来,路口有临时站岗人,摩托车自行车都不让进。我走进去,原来前面有所小学,已到放学时候,门口站了二三十人,都是来接孩子的吧。
        又看到了“叶同源”,这商号名,可能是药店吧,不过再看下面小字,已是五花八门多样经营了。往前几步就是建于十九世纪初期的黎氏宗祠。门窗都是乌黑木料,雕刻修饰得精致美观。里面悬挂有“黎家祠”、“进记”大匾,还有“进宝”、“积德贻孙”等匾,也有中国画、屏风画、贝壳镶嵌的中式桌椅,很是漂亮,还有贝壳对联。这个黎氏宗祠,像是前店后居住格局。
        向东去,看到了“中华会馆”,名头挺大,门口却一般。门侧还有块小牌子:礼义华文中心。中华会馆建于我国明朝成化年间,为会安最早的华人会馆,由几省华人合资兴建,当时是当地华人的共同会馆。馆内是一个长条空庭,摆了好些盆花,主殿是天后宫,供奉妈祖。两侧有侧殿,殿前铁栏杆风格却别样了,像欧式。回头,哦,门内上方书有“天下为公”,庭院两个高高瓶式花坛亦书有“公有、公治、公享”和“民族、民权、民生”。
        隔壁几步是福建会馆,这是会安城内规模较大且较为壮观的华人会馆,由福建华侨修建于1757年。大门即是一座墙式高大门楼,几层楼重叠,最高楼檐下有“金山寺”三字,而大门最底下贴地处则是“福建会馆”四字。门背后悬有“惠我同人”匾。大殿供奉妈祖,妈祖塑像慈善端庄,供桌上摆了不少祭品供品,还有花。
        再往前,就是关帝庙。关帝庙由华裔商人建于1653年,供祀武神关羽。庙门缤纷夺目,门楣上悬挂“澄汉宫”镶金框匾,其上悬有“景仰桃园”匾,两匾都是红底黑字。门是并列三门,中间一门两扇闭合,门上是红色作底的两条飞龙腾云画,这是标准的龙了。门联为:一点丹心存北史;千秋义气壮南疆。正殿玻璃后供奉着关羽,赤红的脸,两旁玻璃柜里也塑立着两人物,该是关平和周仓吧?
        出来,又看到了“明乡萃先堂”,其坊门模样及颜色和先前看到的那个“锦铺乡贤”一个感觉,属于同一类吧。里面殿堂悬有“祥光远照”、“明德惟馨”匾,还挂有写着“乡”字的灯笼。两副联是:明堂会铺先基定;乡党淮江后运通。出入仰弥高然在;往来瞻起敬诚心。读了两遍,仍觉别扭。
        再向前是琼府会馆,即海南会馆。此会馆修建于1883年,是为纪念108名海南商人于中国海被海盗劫杀而由海南华侨捐资兴建,供奉妈祖。门联是:琼林礼士;府众崇贤。里面有昭应殿,墙上有“昭应公事略简介”,头两句是:昭应公者,琼侨百八罹难义士也。再过去是建于1776年的潮州会馆,门柱联是:潮地春常在叶茂枝荣;州人德不孤启后承先。门已关,两扇门上是华族门神,墙上有些点缀小画。会安的华人会馆真多呵。
        天渐暗,向河边走,是个挺大的菜市场,河边街上有众多菜果摊和杂物摊,人流拥杂。忽发现有好多卖小菊花的地摊,鲜鲜黄色,一捧一捧的。不知他们寓何意于菊花?买菊花何用?
        河上停泊着好多小船,都是游览用的。对岸没高楼,可看见绿树中夹杂着好多洋式小楼,那都是民居。这里没有市政大工程,没有大拆迁。
        又看到一家“德安号”商号,当是老字号药铺吧,店堂里有很多木格小抽屉,跟我们的中药房一样。一副联是:生意都随银树发;财源尽向福田流。
        再次走到那街口,小吃摊还在,刚才一男一女坐小凳上吃的原来是豆腐烘饼,圆圆黄黄的,有点诱惑力。买了两个,1万盾,不过吃在嘴里并没那么满意,好象掺杂有米粉。这一个下午还喝了两回,先是绿豆椰子汤(我判断可能是椰子),1万盾,好口味。后来再次碰到这妇女的流动车,又买椰汁粥,热的,因我看到前面一个女孩付5千盾买的,也给她5千,她摇摇头,说要1万。我当然奇怪,向她表示我刚才还买过你的绿豆汤呀,她这才笑笑,接受了。这粥味道也很好,不知里面加了什么。
        就这么闲闲走走,以消磨最后一点时间。景点套票还剩一张,景点都关门了,没处用了。主要是日本桥和福建会馆没使用。会安这许多华人的会馆、祠堂、旧宅、老铺,都较小,整体来说,也就一般吧,毕竟不能和国内那些个经典的相比。其实经典的国内也并不多,大多数只不过如此尔尔。这么一想,这异国土地上的这些中华文化建筑物,当是很不容易了,值得看看品品。
        时间快到了,来到新咖啡,看到一路而来见过面的几个中国人。旅程既然都是从北到南,时间安排总归差不多的。中巴送我们到昨天下车的那停车场,大巴来了,7点准时出发,去芽庄。又将在车上睡一夜了。河内、顺化、会安已看过,也就是历史古迹基本看完了,接下来主要就是自然风光了,就是看大海、沙滩,看南方的美丽风景啦。
        几天下来,发觉越南人是讲信用的,并没乱收钱、索要小费什么的。耳闻总是虚,眼见为实。
2013越南漫行记(二十八)会安会馆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