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小记
(2014-06-24 11:57:19)
标签:
娱乐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
世界杯
文艺创作
|
分类:
心得感悟
|
喜欢看电影,因为它是集各门艺术之大成。尤喜欢看外国电影,因为它是一批不受束缚的内心敏锐者以自己的责任感自如地艺术地表达对人性、生命、社会的思考。
因电影是集各门艺术之大成,所以网上电影基本不看,只有进电影院才自认是看了电影。这是我的理解。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我提前一天准备,盯着官网发布及时浏览影片介绍,搜索排片表,从三百多部影片中圈出三十余部想看的。第二天正式售票,早上去影院排队两小时,先买成11张,计算一番场次时间后,再买5张。几天后又买成1张加座票。
本届共有35家电影院参与放映。每部影片一般放三场,也就两千左右观众,故而几部热门影片一开卖即被抢购一空。我有几部也没能看成。
共看电影18部,这是几年来最多一次。《四十九天》(日)、《纯真年代》(美)、《她爱上了我的谎》(日)、《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重新开始》(英)、《祖谷物语》(日)、《劳动节》(美)、《小英格兰》(希腊)、《雪》(伊朗)、《怒海沉尸》(法)、《赦免》(美)、《广岛之恋》(法)、《非我族类》(法)、《现代启示录》(美)、《纯净柔软的心》(日)、《盘丝洞》(中)、《编舟记》(日)、《教父》(美)。其中《盘丝洞》是1927年拍摄的黑白默片,可能观众实在太少,我是在门口领的非卖品票。18部影片中,日本5部半(那部《广岛之恋》虽是法国所拍,但拍摄地和所叙故事都在日本广岛,算半部吧),美国5部,法国3部,中国2部,英国、希腊、伊朗各1部。
我们对电影审查很严,更何况外国片。故,虽每年也引进不少美国片,但都是科幻类,什么钢铁侠蜘蛛侠的,生活片艺术片社会片基本看不到。我熟悉的喜欢的日本片更是因了某些因素一部也看不到,只能等到电影节时饱餐一顿。
18部影片是在8天内看的,一般每天2部,最多一天看4部。其中影城7场,大光明3场,和平3场,永华、衡山、万裕、莘庄海上、曹杨各1场。路远的赶场来不及,尽量不去。
去年我曾碰上临时取消放映的情况,今年没碰上。但对一些没看成的电影心里总有些耿耿于怀。那些贴了“满座”的电影,其实都有一成以上的空座,这比一般情况下的空座率显然要高。假如是组委会保留了票,当然不满,假如是抢先买了票者却不来看,也同样不满。明知自己忙得没空看电影,何必抢票呢?把机会留给别人不好吗?幸好也有影院卖加座的,总算让我看成了在日本得了多项奖的《编舟记》。
本届电影节正巧撞上世界杯,我两头不愿放弃,兼而顾之,白天黑夜连轴转,心情不断转换,睡眠时间大减。累,疲惫,但开心着。
(2014.6.24.)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