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旅·古镇老街
(2013-01-09 10:27:07)
标签:
台湾自由行
鹿港
安平
九份
恒春
|
分类:
旅途感录
|
台湾的古镇老街,和我们大陆人看惯了的那些古镇老街格式大不一样。台湾是土地私有,谁也无能力拆迁整条街的房屋,搞大改造,修建修饰返古仿古的什么“老街”、“明清街”。就是房屋式样,也不可能像婺源那样来个统一规定只准造白墙黑瓦徽派建筑。所以,台湾的古镇,按我们的直观概念,或许那根本算不得是古镇。
我还是去了这么几个古镇的,或者说知名小镇吧,如鹿港、安平、恒春、九份,还有淡水老街、台北艋舺剥皮寮老街。哦,那个清水镇我也去了,写着说它是古镇,可一看,找不到半点古味,只有一两宫庙有点意思。
鹿港,早已名声在外,大陆人知道它,多是靠了罗大佑的一首《鹿港小镇》。鹿港是很有历史的,清代台湾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说,那时鹿港是与台南台北并列为文化商业繁华地的。现在的鹿港,留有很多宫、庙、寺,大大小小几十座,最著名的是龙山寺和天后宫,这在全台湾来说也属最精彩之列。还有新祖宫、城隍庙、文祠、武庙、文开书院亦是精彩几分,其他还有南靖宫、兴安宫、凤山寺、威灵庙等。那条窄小的老街,埔头街和瑶林街,属于古迹保存区,一街的红地砖,两边各有些老建筑和庭院,别有一番风格民俗。而那条大名鼎鼎的摸乳巷,也算一奇,整条巷有数十米长,巷口却宽不足一米,中间更有不足半米的,加上两边围墙或有斜出,以至只够一人行走,若迎面来人,错身时根本无需动手,两人的胸与乳自然就会碰上了。此巷一头通大路,当是条捷径,地上铺了砖,确是供人走的巷道。鹿港的手工雕刻是全台有名的,沿街有不少佛像雕刻店,我看过几家,精巧细致,手艺高超堪绝呵。鹿港的一条主街两头各有个小吃夜市,种类多多,我吃了筒仔米糕、蛤仔排骨汤、芋圆地瓜圆豆花。除了小吃,鹿港的茶点糕饼也有名,小小一个镇,就有好多家传统老字号糕饼店,那些粩啊,糬啊,糕啊,酥啊,品种繁多,有些更是新制作工艺,好吃呵,且不贵,只因我还有行程,没法带。
安平,在台南市边缘,就三五公里吧,它也靠海,也是从港口发展起来的。在它的介绍中有这么几句:安平,是台湾历史的源头;台湾的故事,从安平开始;台湾之名源自安平;台湾第一城是热兰遮城(安平古堡);台湾第一镇是热兰遮城市镇(安平老街);安平是台湾第一国际贸易港……有了这几句,就知道安平在台湾的历史地位了。最重要的当然是安平古堡,这是台湾首座西式城堡,古称台湾城,又称红毛城,创建于1634年,后日渐荒废,日据时重建,为一级古迹。安平古堡高台上还安放有几门别处移来的铁炮,有一门的炮管上依稀可看得“嘉庆十九年仲冬”字样。安平的宫庙有开台天后宫、观音亭、妙寿宫、文朱殿、广济宫等,在海港对面有林默娘(妈祖)公园,园内有高18米的林默娘花岗岩雕像,因时间关系我没去看。安平全盛时曾有五大洋行,现留有德记洋行、东兴洋行之建筑,其中英商的德记洋行是台湾第一家洋行。这些我也没去看。安平的老街(延平街)小巷有点味道,小小巧巧,也可看到些老建筑,如海山馆,以及两百年前的民居老房子。安平的小吃也多多,我吃了筒仔米糕、碗粿、三色红豆豆花,这里的筒仔米糕有花生和肉松,显然比鹿港的好吃了。
恒春,因四季恒春得名。在去鹅銮鼻时经过恒春看到了古城门,往回走时就在此下车,看了南门城楼,这是四座城门中保存最完整的,其他三座已无城楼。恒春古城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是台湾保存最好的古城,为二级古迹。恒春城周围880丈,厚2丈,现城墙多已损毁,只四座城门尚属完整。恒春的老街说是已有百年历史,街上商家多为老店,不过我走走看看中发觉有点冷清,且老味难觅,感觉不到多少过往遗痕了,有点可惜,跟在清水时的心情感觉差不多。倒是看到了锅贴和饺子,忙坐下尝吃了,锅贴是4元(新台币)1个,饺子5元1个,饺子模样稍有变形,是捏好后又向中间一折,锅贴差别很大,成了长条形,近似春卷了。
九份,在海边山坡上。因交通不便,早先仅九户人家,每次有人外出购物都是带回九份,故名九份。后来发现金矿,大量工商人涌入,成为万人大镇,辉煌繁华了几十年,之后矿藏衰竭,人去楼空,九份重归沉寂,留下一条人烟稀少的老街。但终归是有历史的老街,留有很多日式老建筑,吸引了艺术家们常来。侯孝贤在这里取景拍了《悲情城市》,上映并获奖,九份遂又出名,游人纷至沓来,终至发展成了著名旅游景点。我是晚上去的,从瑞芳乘车,虽没多远,却是盘山而行。老远就看到了满山坡的点点灯光,不很亮,没强光源干扰,也就很显眼了。我真没想到九份老街竟那般热闹,主街挺长,窄窄的,两边全是小店,跟我们概念中的老街相类似了。九份吃店很多,打着各种诱人的小吃招牌,茶坊咖啡店也很多,借地发挥,各有各风情。那条电影里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高高石阶,夹在两旁灯光闪烁小店中,景致很美,当比白天更美吧。石阶旁边就是那全台第一家电影院“升平戏院”。九份客栈民居很多,价格不低,那天是周六,更比平日涨了三成。九份最大的特点是日本游客多,团队的,个人的,年轻人一对对的,单独一个个的,耳边尽是日语,至少占了游客的八成,原来日本游客不来大陆,都跑台湾了呢。后来知道,九份在日本是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年轻人都像来度周末一般。难怪房价高。我转游了一个多小时,幽暗夜色中,那几条四外延伸出去的山道小径我没过去。时间仓促,又有小雨,九份我没看满意,想想它是面对大海,居高临下,早晨黄昏该有一番好景色可看的吧。九份,当得是怀旧流连之佳地。
淡水老街,也是在雨中游逛。因已是傍晚,几处老建筑没去看,连那个和我博客题图很相似的渔人码头也没去寻找。那样的天气那样的时间,去了也看不成什么的。我就是在老街上走走看看,小雨中还算有人气。我吃了鲁肉饭、鸡肉饭、淡水鱼丸汤,还吃了馅为奶油的油煎饼,一咬满嘴的甜香。
台北万华地区是台北最早发祥地,艋舺剥皮寮老街是万华地区最具历史的一条街,现已修复了一部分老房,展示着当年民居结构模样,还有个乡土教育中心,值得一看。我是傍晚时分到的,只来得及匆匆忙忙看了一部分。
(2013.1.9.)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