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随记(22)
(2012-12-31 10:58:32)
标签:
电影
影评
安娜·卡列尼娜
千里走单骑
高仓健
娱乐
|
分类:
艺苑走笔
|
这两个月看电影五部,《误入歧途》、《安娜·卡列尼娜》、《蝴蝶飞》、《源》、《千里走单骑》。
《误入歧途》,德国电影,动作片。讲的是美国青年戴维到德国投靠叔叔,在其公司里做快递员,一次送货途中前面有警匪追逐,一辆车翻滚过来压在他车上,他还来不及反应,一个自称是警察的女人进了他车,命令他开车,这女人其实正是警方追捕的杀手拉拉。之后戴维被拉拉半逼半诱着做了她挡箭牌。拉拉还绑架了他女友,以此逼迫戴维去杀某个大案三个证人中还剩下的最后一个证人。戴维看到那证人是个小女孩,没杀,赶回来一枪打伤了拉拉,拉拉跳上摩托艇逃走,戴维骑摩托车在岸上紧追,而警察驾驶直升机在空中追戴维。千钧一发中,也直到最后关头,在戴维和拉拉打斗中,警察才看明白了拉拉才是真凶,一枪击伤了她。此片最精彩也最具可看性的是汽车追逐,从这楼穿窗而出,飞越几米冲入另一楼的窗户中,然后在大楼内走廊里继续开,还有一次是飞跃到另一楼楼顶上,也是照开,惊险刺激。汽车爆炸翻车镜头也相当精彩,连翻几个滚,镜头拍得够绝的。据说拍摄此片共摧毁报销了十几辆车,还有直升机和快艇。
《安娜·卡列尼娜》,英国最新版本。托尔斯泰的小说是年轻时看的,以后再没看过,细节已记不清多少,故情节不和原作作比较了。此片以舞台剧形式展现故事,既有新鲜感,却也受到很多局限。镜头始终在舞台感觉范围内,自圈了一个无形框框,以至缺少人物活动必要的广阔空间,生活场景变得单调了,像是轻淡的抽象简说,终于无以支撑那么个历史背景极其丰富庞大的故事。由此,故事显得缺乏了深刻性,只不过像是描绘了十九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中几个男女的一段小插曲而已。因是舞台剧形式,所以适宜舞台剧样式的场景最精彩,如上流社会的客厅舞会、剧场,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了。音乐很突出,挺好。以舞台剧来考虑,音乐自然是大头,有点那个年代舞剧音乐歌剧音乐的感觉了,也具俄罗斯风味。那场表现安娜和沃伦斯基互生好感直到互相生情的舞会很美妙,艺术化处理得如同不需台词的舞剧,全看懂了,而这一段戏的音乐更是精彩,随两人舞步从慢到快,感情的越来越热,音乐也逐步推升,终而到达激情的辉煌高潮,感撼人心。影片中的安娜,演员选得不令人满意,脸相不舒服,多了些鹰气,不如很早以前的那个黑白版本,她的中文配音也差,声音没水分,假如有刘广宁的一半就好了。这部足足两个小时的电影,又是这么个著名故事,却没能让我产生想对它说几句赞赏话的感觉,也就如此而已吧。只记住了影片结尾时一句话:你会生活得美好,因为你是为了灵魂,而不是物欲。
《蝴蝶飞》,香港电影,极其一般。说的是死亡、爱、幻觉、心灵纠结之类,却什么也没说明白。情节普通,台词平庸,没有感人细节,没一点深度,就如是一个大学新生的幼稚作品。懒得说了。李冰冰也无用武之地。
《源》,台湾1980年的电影,是去台湾旅行时在台湾新竹影像博物馆里看的。影片讲清朝时候,从广东来的移民在台湾山区开垦荒地,发现了石油。父子两代为这石油锲而不舍,大儿子在族群利益争斗中死了,父亲在地震时油井爆炸死了,小儿子继续架井挖掘,终于成功喷出了石油。此片等于是叙述一段有史实意义的人文故事,展示了台湾的传统历史,来龙去脉。也是说着人群之源,石油之源,财富之源,今日台湾之源。影片中邓丽君的一曲酒宴小曲,听了自是过瘾,情景交融了。
《千里走单骑》,几年前的电影,此次一看,出乎预料的一份好感。故事完整,情节真实感强,演员好,以至很有些感动人了。本来就是想看一下高仓健的,不失所望,七十多岁的他依然一派硬汉神态,跟壮年时一样充满魅力。此片中的他,和以往他饰演的其他角色同样,依旧沉默少语,全靠细微表情表达着内心一切,精彩呵!中国演员中大多是非职业演员,被善于发现的老谋子相中,一个个亦出演得相当成功,而那个算是专业的蒋雯,就如是现实中真的翻译一样了。此片也展现了一些我国的体制现实,让人哭笑不得。还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如日本)亲情的淡去,亲人间渐趋冷漠,相对而言,偏远贫困山区亲情还保存着淳朴的热度。影片的内涵,当是展示人情之味,也带出了情与法与理,虽说可融,却也难融;虽说难融,却也可融。看电影时还忽然发觉,我国的大人们历来武断地强行代小孩决定一切,貌似为小孩好,是在做好事,却根本忽略了小孩的感受,剥夺了小孩的主观意志应有权益。而这,不正是我们一些官员自以为是乐此不疲在做着的事嘛。
(2012.12.31)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