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会点滴随感
(2012-08-12 11:00:15)
标签:
奥运会
欧洲杯
中国体育
金牌
中国运动员
|
分类:
世象随笔
|
今夏热闹,两大体育赛事相继登场,先是二十几天的欧锦赛,一个月不到,又来了十几天的奥运会,可谓大饱眼福,过足了瘾。
两大赛事举办地都是欧洲,他们晚上最佳时间正是我们后半夜,因而看这些赛事的实况转播很累人,但比赛精彩,也就心甘情愿熬夜了,值得。
这两大赛事,对电视机前的我们中国观众来说,有其相似处,也有不同处。最鲜明的不同,前者没中国人参赛,后者有中国人参赛,且不仅参赛,人数还很多,介入很深。
欧锦赛,那是与我们无一丝亲缘关系的另一个洲的人在比赛,我们是完全的彻底的旁观者,没感情牵扯,没立场较真,看球就是看球,不带主观偏向,从而百分百享受了足球的美妙,无私心地陶醉于体育带来的人性诱惑,快意满足。那是真正的欣赏,纯粹无纠结。虽然,也有喜欢德国队的、喜欢意大利队的,也有迷恋曼联的、钟情皇马的,但也最多多关心一些,输了惋惜一下,赢了多欢呼几声,仅此而已。大家聊起来都是客观评说,绝不至于动真情,不至于争吵怄气,更不会骂骂咧咧,引出上纲上线沉重话题。所以,看欧锦赛是心平气和,心情舒畅,快乐而满意。
奥运会不同了,因为有那么多中国运动员参赛,牵涉到升国旗奏国歌之大义,以及关乎面子的金牌榜,情感有了明显倾向,立场被定下了基调,它不再只是体育赛事,它更关乎了国家荣誉。由此,心态不再淡定,看比赛不再是享受过程,不再是感悟比赛者竞技精神,而只注重了结果。连那些从来不关心举重,比赛规则都不懂的人也两眼紧盯荧屏,只为等待金牌,好让渺小的自己借机伟大一下。
可以说,我们的体育一整套构架就是为这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而搭建,金牌,就是体育官员的GDP。我们的运动员是军队式管理,连年集训,半年一年不回家那是常事,每逢大赛,备赛期间更是与世隔绝一般,哪怕家人病危甚至去世也封锁消息不让知道。反正你被选上了,就是国家买下了你的青春,你理当为国争光,去夺取金牌。你就该一门心思苦练死练,衣食住行不用操心,还有津贴,还有远期诱惑,一个年轻人,还想怎样?教练帮你请好了,陪练帮你配备了,还专门有人模仿外国高手特点让你早早熟悉。如此之下,一般的简单项目终会产生几个机械性技能高手的,这是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有投入总会有回报,有付出总会有收获。而对一个全年制职业运动员来说,国家投入那么多就是要你拿金牌,你拿到了,是功臣,是回报,你没拿到,当然要连声说“对不起”了。这是体制形成的,他们的压力何其大呵!
这样的体制我是不会说好的,从不征求意见也不告知用途就花去了纳税人巨额的钱,输了,钱等于白扔,赢了,也是他们领赏得奖,加官进爵,谁想去沾点光都没可能。而与此巨额投入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健身设施却依旧少而差,全国学生的身体素质近年来持续下降。我想说,尖子体育远不如全民体育重要,金牌战略远不如增强人民体质更具实际意义。
因为上上下下都紧盯金牌,金牌的得失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比赛中凡对我们有利的判定就是公正的好裁判,对我们不利的判定都是居心不良,意欲“黑”中国。对于外国人,我们早已有了“外国友好人士”、“戴着有色眼镜”、“境外敌对势力”等鲜明的分类,现在依然如是。说了几句好话,就是友好人士,批评几句,就是敌视中国,这种思维逻辑已深入人心,连常人写与外国人交往的文章都不忘在其名字前加上友好人士四字。不得不反思一下了。其实,不正是我们自己戴了有色眼镜看外国人吗?
戴了此等有色眼镜,我想,假如开幕式上被引导员中途带出场外的不是日本代表团而是中国代表团,假如那突来一阵强风吹飞的不是美国国旗而是中国国旗,那肯定会在我们这里引起轩然大波,会被详细考证深入分析,会被大骂别有用心,什么“敌视”啦、“阴谋”啦等词定会充斥各方舆论。
至于裁判,他们也是人,给出的分数既有其客观和主观的理由,也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局限,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正因为各人对审美和完美有理解上的差异,所以才需要裁判,需要他们以客观原则下的主观认定来作判定。反正一切都有规则,大家照规则办不就行了?整天叫嚷蒙冤啦受屈啦,好像所有人都跟中国过不去似的,都在下“黑手”。哪来那么多故意栽赃陷害的?我想,只有自己老算计别人,才总会觉得别人在算计你,自己心胸坦荡了,根本不会去那样猜疑别人。退后一步讲,假如真是所有裁判在“黑”你,那只能说明你是失道寡助。欧锦赛上就有好几次误判,比赛球队都服从了,这才是体育,才是有规有矩的比赛嘛。其实说到裁判,中国裁判才是最不让人放心的,世界不放心,我们自己也不放心,这是不争的事实。看看世界,尽管中国人口最多金牌数也数一数二,但国际体育组织的官员及国际比赛的裁判中,又有多少中国人?个中原由谁都明白,就像联合国等众多国际组织中,中国人官员也少得可怜一样。那么多人不选你、不信任你,不敢把裁判权交给你,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想起了几个月前一条消息,说亚足联裁委会向2014年巴西世界杯推荐了11组裁判员,中国裁判无一人入选。
这次奥运会,乒乓球看过一些,不喜欢有的运动员眼里露出的阴狠杀气,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打球的凶狠跟眼神透露出的信息那是两回事。还有那个女子重剑,冠亚军决赛我看了,我们有个运动员在比赛中时不时会发出长长的刺耳尖叫声,那样的高音那样的分贝,神经兮兮的,仿佛要刺破众人耳膜了,比网球场上莎拉波娃的尖叫更恐怖。何必呢?赢一剑就如此忘乎所以?兴奋和霸气又不在于比试谁的尖叫更刺耳嘛。而当比赛结束,台上选手即刻跳下来欢叫拥抱,跳啊笑啊,全然不顾裁判和对手还等着,一直过了好久,在裁判的连续招呼下才重新走上赛台,和裁判握手,和对手握手。击剑运动本是上流社会时尚,讲义讲道,我至今还记得叶冲的眼神和风度,只欣赏他!
说到霸气,林丹才是真正的王者,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霸气。他和李宗伟的决赛我自然是看的,这才是真正的羽毛球比赛,这才是体育比赛之经典。林丹打球凶狠,眼神单纯正气,一派明朗,王者风度自在其身上了。赛后他接受采访时,话也说得真诚,服人,才几句话,就为李宗伟有伤没得到系统训练而抱屈,将心比心了嘛!
刘翔又失败了。曾经的万众英雄,其实也就一凡人,13亿人的精神自豪,又怎能靠他一人承载?关于他的失败,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幕后事,但,要知道真相很难,也许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不发问了。
几天前,姚明在一访谈中被问到羽毛球假球事时说:体育在很多时候体现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如果一块金牌可以超越我们的价值观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比金牌低。深为赞同!
(2012.8.12.)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