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8西南行(九)天下之秀是峨眉

(2012-01-05 08:57:11)
标签:

峨眉山

天下第一秀

万年寺

清音阁

汶川大地震

分类: 吾行天下
       下来一路轻松,不时在景色美丽地方停下脚步多看几眼,刚才上山时没顾得上嘛。有一处悬崖陡峭,前方一片空旷开阔,站在那里可以望见很远很远的底下,也不知这一高一低落差有多少,有一千米吗?旷远空茫,胸怀舒展中不免腿上有点虚。
       4点多下到雷洞坪,正好有车下去,就不走路了。司机真是高水平,也是开惯了这条路,一路飞快,很少踩刹车,可弯道又短又急,以至这车是连连地左右摇晃,弄得人好难受,比在大海上坐小炮艇还难受,我是几度好不容易才强忍住了要吐的感觉。晕船的我差点就晕了这车。
       车到万年寺站,我们下车,想去万年寺那里投宿。有一当地人一直和我们一起走,边给我们指路边向我们推介他的家庭旅馆。在山径中走了十几分钟,看见了他的家,我们就跟进去看了看。还行,山坡上的一处孤独庭院,院内几间房,房间也整洁干净,有洗澡,我们就住下了。两人沿途同行了多时,也就随和地合住一间了。
       这位户主是司机,前几天还参与了运送救援部队进入灾区都江堰。妻子是能干人,也很随和,见了面就无陌生感地聊开了,也是,开旅馆开饭店的不就必须如此的么。
       这房屋只一层,顶是木板和石膏,震倒了也没问题。院里有一棵好几十年了的老桂树,他家还种了好多的茶叶。不过这里菜不便宜,两个清炒蔬菜一个16元一个18元,说是什么什么野生菜,既没听说过也记不住其名。反正两人总共100元,40元住和60元晚饭,也就随他了。
       吃完饭,在兼着饭厅的客厅里一起看电视,随便说聊了会。毕竟凑一起看没劲,人也累了,同行者先睡了我也就跟着睡了。
       晚上下起了雨,是点点滴滴的小雨,雨声不烦人,可没想到这位同行者竟然打呼,而且鼾声如雷,我回想了下,这好象是我同屋睡过的鼾声最响的一个了。他是倒下就呼声即起,我见状,也就不急于睡觉了,开着大灯慢慢写我的日记,本来还顾及开灯会影响他,这下也不用操心了。可写完了终归要睡觉的啊,所以这一夜很难熬。因为跟他尚不熟识,不好意思叫醒他,我只能运用年轻时和那位忘年交老同事同住时学得的诀窍,撅起嘴发出点“啧啧嗻嗻”声,果然还是有点效果的。不过刚一见效,我嘴一停,那边马上又起了呼声,还是没办法啊,我总不能不停嘴呀,那岂不是自己也兴奋起来没法睡觉了吗?
       唉,这一夜够痛苦的,根本没睡着多少时间。我自己不打鼾,这么多年来也一直以为不怕别人打鼾,原来只是没碰上真正的打鼾人呵。有了比较才明白,我以前碰到的那些打鼾一族都只不过是小儿科级别。
       吃完早餐向主人告别,我们又上路了,去万年寺。小雨时下时停,时断时续,丝丝点点的飘忽不定,整个上午都是如此。还好不碍事,我们也都带伞的。
       在山坡上斜着走了不算短的路,总算到了。万年寺安安静静坐落于山中,寺前两边是白色方形灯笼,充作路灯,和在日本寺院里看到过的一样,灯笼上都是一个个“佛”字和“禅”字。寺门前古树众多,有650年的柏木,有500年的黑皮楠,有400年的长椿,有600年、700年的桢楠,还有栲树。门票10元。
       万年寺为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开建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原称普贤寺,唐光启三年(887年)重建,改名白水寺,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扩建,又改名白水普贤寺,内敕铸普贤骑象铜像,通高7.4米,象身长4.7米,重62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神宗皇帝为给太后祝寿,诏令建无梁砖殿护普贤铜像,并赐名圣寿万年寺。
       天色阴暗,时间又早,灰蒙蒙中那座四百年前的仿印度热那寺样式的鲜黄色无梁殿倒是依旧新色夺目。殿堂为正方形,屋顶为半圆球形,屋顶上的中间和四角共矗立有五座小型白塔,其形状和北京及五台山的白塔一个模样。黄色外墙上有绛朱色勾画的图案和线条,看去一个直感,就是和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很相像,一个格调模式。可惜殿门关着,不知是时间尚早还是地震原因?门楣上有“圣寿万年寺”五字。
       旁边有法堂,外柱上写着两副楹联: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诗。
       简单看完,顺石阶小道下山。早晨的山径小道,在大树绿野中蜿蜒而下,十分清宁,幽寂无人,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时而还能听得轻轻的滴嗒雨声,还有让树叶悉悉簌簌摇抖几下的微小风声,感觉极好,一幅静美的山中幽境图。假如是我一个人走,感觉可能会更好吧,心无旁骛,思绪更集中,感触更敏锐,思路也更活跃,那是怡养心情和捕捉诗句的最好时机哦。
       碰到个扫地的妇女,原来有清扫者,怪不得石阶干干净净。
       经过了圣慈庵,经过了白龙洞,约走了2公里,来到了清音阁。万年寺是海拔1020米,清音阁只有710米了,下来了不少。
       清音阁创建于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明洪武帝时,广济禅师遁迹于此,取晋代诗人左思《招隐寺》中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句为名,名字挺雅。这里是阁后牛心岭流下的一黑一白两股溪水的交汇处,水清沙白,草绿山青,雾淡树静,阁秀鸟鸣,景致实在幽静雅致呵。若弄一壶茶、放一把琴、捧一卷书、坐一个她,那不美妙无尽了么!这里就是这样一处天造地设的赏月也罢独思也罢的悠闲隐居好地方,难得呵!如此美妙好去处,也就天下第一秀的峨眉山中有吧。
       由于黑龙江流经玄武岩区,白龙江流经石灰岩区,两股水流看过去还真是一黑一白,当然,白的是白,黑的其实并不黑,只是与白相比之下显得了“黑”而已。溪上有小桥,还有小亭,这就是峨眉山十大胜景之一的“双桥清音”之景。不远处还有一块搁放在石座上展示着的好大的牛心石,在雨水中呈现淡淡的半红半粉色,其形状其颜色真如是牛心一样,不觉惊异于这天作之物。
       一看地图,就这么从这里下山去好象心有不甘,就和同行老者商量了下,决定从另一条路走,去看猴区、一线天、栈道,目的地是洪椿坪。不过洪椿坪海拔1120米,从清音阁过去约6公里,上山6公里是够走的,那就看情况吧,走到哪算哪。
       看到了三块岩石图雕,各各描写的是:康熙寻父来过,唐太宗来过,明太祖朱元璋孩童时随家人来过。他们来过峨眉山?只是传说吧。
       走到一线天景区,感觉不错,大山石夹持中的别样景色。我们一直是溯溪流而行,水声伴绿荫,清幽无限。
       进入猴区,警示牌竖在那,稍加了些小心,相机也收了起来,警惕地东张西望。看见了猴,在那儿木桩上端坐着呢,再四处仔细看,又看到了第二只第三只……。路边走出两妇女,一直跟着我们,劝我们买猴食,说不喂猴食的危险性。我们两个都不愿买,继续走我们的路。在我们快走完这条猴区小路时,跟着的人又说前面塌方,路断了,但我们刚才明明看见对面有人走过来的嘛,所以我们继续向前走。
       这时,我们看见前面出现了一群猴子,正聚集起向我们走来,看那架势,我们自然有点心慌,也就这同时,路旁站着的一男人拿食物引逗一猴,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猴噌噌两步跳到我跟前,伸手就来抓我口袋里露出一小截的塑料袋,那袋里正是我的相机呵。幸好我早已两眼紧盯着他和它了,它快我更快,它手到我胳膊也到了,紧紧压住了口袋口。僵持了一两秒,猴子缩回了手,而旁边那男人则一直看着这里不发声。我知道,这其实就是他们几个给我们的下马威,想逼我们买他们的猴食,因为那些猴子不时看他们,明显是听他们的指令受他们的诱使嘛。
       我们商量了下,今天就我们两个,而猴子那么多,又都饿着,假如我们喂了几只引了更多的扑上来抢夺怎么办?叫天天不应这里可无人来相助的啊。再看看前面那群猴子,一只只已是虎视眈眈状,有几只大猴子的神态模样更是让人心生害怕,而前面的路前面的情况还完全是个未知数。商量到此,我们决定就到此为止吧,不往前了,还是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回程中,路遇一83岁当地老人,身体很健,走路比我们还快,他孙女背了儿子陪在他身边。他们就住这山里,孙女是导游,挺漂亮一个女孩,她说平时月入1000,多时1500,还开了家小店,老人则帮忙两边跑。
       我们跟着他们聊了一路,走过清音阁,走过牛心石,又走过人造的清音平湖。山中之湖,既有山又有水,景致自然秀美,几分妩媚,幽色清宁。
       到了五显岗候车点,稍等了会即有车来,我们下山去。峨眉山的管理不错,山道上有扫地的,小店小摊也挺规范,各种告示也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