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西南行(六)时隔半年再到内江
(2011-12-16 09:50:44)
标签:
西南行
内江
圣水寺
汶川地震
旅游
|
分类:
吾行天下
|
内江,地处川东南丘陵地区,是成渝间交通要冲,半年前我刚来过,但上次行旅匆匆,只是走马观花呆了几小时,回去后发觉有些景点该看一看的,所以这次又来了。
我乘的车是途经内江,停在市区外沿,害得我在烈日下冒着汗走了好一段路才到市中心。住好后马上出门,去上次看到的沱江对面那幢很醒目的楼阁,那时不知那是什么,还以为是商业性仿古建筑,回家后一查才知原来是大佛寺,那就该去看看了。
依旧沿着还有点熟悉的老路走,走过西林大桥拐向东,看到一商店门前有很多人,原来是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的学生们在将自己的画、陶瓷制品等拿出来义卖,还当场在T恤衫上作画。看学生们一个个努力着,劝买着,有点儿感动,都在为地震救灾事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呵。
走到大佛寺,外面看看挺引人注目的,有六层高,飞檐翘角的很有点灵动美意。走进去,其实也就这么孤零零一楼,有一尊高浮雕大佛,高约十米吧,这就是大雄宝殿了。而且这楼是贴着山岩,所以也就只有正面可看,算有点气色。据说此寺始建于抗战时期,山崖上有些名人书画题刻。
再走回江这边,还是去看看上次来时被震惊了一下的那道麻将风景线吧。
沿江边向西,却发现那一排麻将风景已消失,也许是时间晚了?都快八点了,天快黑了嘛。不过今天是星期天呀。总不会被整肃了吧?再往桥东走,这边有了些牌桌,刚才在江对岸也看到有一些,但少多了,完全不能跟去年所见相比了。
这里也看到了羊蹄甲,开着紫粉色花,去年在柳州看到过很多。
早上起来,又去大佛寺,主要是昨天天晚了没能照张相。接着去看西林寺,不远,从小巷里进去,顺石阶向上走一阵,也就看到了。进去看看,只见得尼僧,原来是尼寺,小而整洁,大殿新修饰过,鲜色安宁。
下山出来,走一阵,竟没找到地图上标着的张大千纪念馆,罢,就去圣水寺吧,这是内江的第一重点。
千年古刹圣水寺位于城西三公里的沱江之滨,依山面水,系四川八大丛林之一,堪称中川第一禅林。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宋时名兴慈院,后又名圣水兴慈寺,因寺的后山终年泉水叮叮咚咚,被视为是灵泉,故宋末更名为圣水寺。
公交车开进一小镇的窄街里,仅一车宽都没法错车,直开到圣水寺门前停下。一看,这寺果然老气横秋了。山门低矮,七开间的中间五开间都是竖木条栅栏式门墙,屋顶是重檐翘角,下檐下悬“圣水寺”匾,上檐下悬“天王殿”匾。门票1元。
圣水寺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面第一殿就是这天王殿,第二殿是大雄宝殿,第三殿是藏经楼,第四殿是圆觉楼,西面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内现存古物多多,有唐宋历代石刻,有明代书法作品,还有明代的牌坊、拱桥。
大雄宝殿里两边蒲团上坐满了人,先是静默着,后一起唱佛歌,全是女声,声音朗朗真诚,很是投入,音准节奏亦好。有一男领者,以高出纯四度同步合唱,互不干扰,还挺合切融洽,感觉甚好。接着殿里人又站起,边念边唱绕圈走,高僧都是男的,信众基本都是女的。大雄宝殿门柱联是:去何方何方去便能悟透世界;来此地此地来亦难看穿人生。
往里走,廊柱上处处贴有告示小纸,纸上画有一小僧以食指堵嘴,旁有“止语,一心念佛”几字。看来这里寺风纯,中规中矩。
观音殿新近刚修饰一新,两副门联分别是:弹指声中千偈了;拈花笑处一言无。个中忽现女儿身想合眼低眉端从一片婆心托出;世外都忘人我相知千方百药曾经无数妙手拈来。
有一间悬有“替勤三学”横匾的小室,门联是:心向静中观入定几时还出定;客从尘外赏福星临处又福星。另一殿外柱联是:不可说不必说默而识之真智慧;无幻相无呆相僧者净也极空明。
后面山岩下有圣水池,池中有金鱼,一根管子从后面岩洞里伸出,水流汩汩。旁边有人说,17年前曾来过,听得有叮咚水滴石之声。
圣水寺挺大,现占地两万平方米,建面八千平方米,属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有唐寺、宋院、明亭、清阁之说。这里什么都有,很齐全,有花园茶座,有很干净的斋堂,有阅览室。还在僧房一角看到一种白色花,大而美,像去年在成都青羊宫里看到的一样。记得那次还曾问了人,一说叫大喇叭花,一说叫曼陀罗花,我还奇怪怎么道教也有曼陀罗花,回答说那青羊宫里还有观世音呢。后一查,两种名称都对,大喇叭花是俗称。不过现在圣水寺里的却不是五瓣是六瓣,叶如竹叶形,草本一杆直茎,还是有些不一样,也许品种不同?
这里也有尼僧,年轻僧、尼都有戴眼镜的,这还是少见的。不过,圣水寺竟只是市级文保单位,好象被轻看了。
回市区,沿江看到十几顶帐篷,都是担心地震夜里出来露宿的,有三个女孩正在拆其中一顶,准备撤退了。今天开始是全国哀悼日,全国下半旗,停止娱乐活动三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