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的温州炒客们

(2011-10-13 08:03:35)
标签:

温州人

温州小老板

高利贷

资金链断裂

炒家

分类: 杂谈杂说
       温州人,一直有点另类。虽说温州早就是浙江三大市之一,但因以前不通铁路,隔着群山与杭州宁波联系不紧密,仅有海运通上海,所以那里没有国有大企业,生活必需品都是市内自己解决,私人企业个体经济由此始终处于全省最活跃状态。当全国都在搞“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之时,温州即已出现逼仄的自由市场商贸小街。国有商店的康庄大道是越走越宽广(人少而冷清),自由市场的小道是越走越狭窄(人多而拥挤),这样的两相之对照,我七十年代曾去见识过,我的第一双皮鞋就是在温州买的,好像13元吧。
       改革开放了,赚钱意识早已渗透进血液里骨子里的温州人,凭了他们善于绞尽脑汁的聪明,凭了他们孤注一掷的无畏勇气,凭了他们为钱敢于博命的吃苦耐劳精神,更凭了他们对钱的天生嗅觉灵敏性,他们总能抢前一步,在法律与政策的空隙里游刃有余着,因而也就比别人早一步赚得了第一桶金,又一步一步抢在别人前头踏上了万元户、十万元户、百万元户、千万元户的暴富旅程。暴富者自会有示范效应,从而又引发更多温州人的整体性创富旅程,雪球越滚越大,浩浩荡荡,披荆斩棘,蔚为大观。
       先是以小五金起家,打出名气,打下了全国市场。在经历了引发全国第一波打假声浪的伪劣皮鞋风波后,温州人转型了,借着手里已经比别人多出许多的钱开始走上炒家之路,从炒房产开始,又炒煤炒矿,炒艺术品,炒茶叶炒农副产品……凡能被炒的,有利可图的,几乎都有温州人的身影。只这一个“炒”字,既可把无中生有、囤积居奇、虚张声势、里应外合等诸般手段,以及急功近利投机客心理揭示无疑。
       那个时候,温州资金所到之处,风生水起、鸡犬升天、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各地媒体也都把温州炒客看作是大亨大佬、庄家过江龙,大肆渲染报道温州资金动向,把这些炒客资金进入当地视为有利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利好,市场不活跃的以为救兵来了,楼市不景气的以为救世主来了。如此天时地利之下,温州资金可谓所向披靡,在全国各地各行业攻城略地,各类物品价格纷纷被激活,开始欢蹦乱跳。计划经济失效了,市场机制也失效了。虽然他们也偶有误判,偶有失足,但那只是百万大军中的小部分,总体来说,温州人是炒啥赚啥,并把全国带进了“炒”时代,物价飞涨,人人恐慌于钱的贬值性,纷纷去“投资”,去买“保值品”,形成恶性循环。当然,并不能把全国人民心态的变坏、社会风气的变坏之责任简单归咎于温州炒客,但说他们起了引诱和推波助澜作用,那是不会错的。
       我有一个交往了多年的温州朋友,前年她向我借钱,我问她作什么用,她说买房子,我说你在上海不是有住房了吗?她说是给她母亲在上海买房子。我又问你不是外地也有房子吗?她说那还没赚,卖了钱也不够。我知道她不是炒客,是个心地善良普通人,但她却也是温州人的头脑,早在几年前,她就比上海人早一步去买了两处价格不高的外地旅游景点房子。她是把自己手中的房子看作固定资产,等着增值,不卖自己房子而来向别人借钱。赚钱的心机,把钱活用的算盘,这也就是温州人亲朋好友间自以为平常事的集资凑钱。我当然拒绝了她。
       也许是温州人发家致富赚钱暴富这一路走来太顺利,好象还没跌过大跟头,也就导致了狂妄心理急剧膨胀,真以为自己是神兵天将,百战百胜了,当所有能炒的都被炒过一遍后,找不到能获取暴利的标的物了,就转而开始炒钱,所谓的钱生钱。
       因为了我们体制上的原因,大银行都姓国,它们出于上面要求以及自身利益安全性的考虑,都只对央企国企大企业感兴趣,导致中小私企历来贷款难,这也就给了炒钱者有机可乘,以至以前曾被看作是地主们黑帮们大罪状之一的放高利贷又出笼了,并还得寸进尺走向了半公开,大行其道。但毕竟这是危险行当,会受各种因素影响,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近一段时间出现的大量卷入高利贷链条旋涡的温州小老板弃厂出逃事件,就是这一炒钱之危险性的集中爆发。
       炒钱放高利贷本就不合法,可平时为什么就眼开眼闭不管它呢?为什么就默认它存在呢?倘若真觉得应该允许它存在,那就该尽早制定个法律,用以约束各方行为,以保护各方的正当利益,可现在却是放任自流,这也就等于是任由危险性呈几何级不断放大。直到爆发,这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感觉到了疼。
       感觉到了疼,就推出了施救办法,那些正被资金链断裂弄得焦头烂额的温州炒客们突然间惊喜地看见了伸向他们的救命稻草。这些炒客们,以前不顾国法民怨,大行其不正当手段牟利时,并没见权力之手正义之手去遏制他们打击他们,现在他们倒霉了自食其果了,倒见权力之手出手施救了。温州炒客们,真幸福!
       其实,企业倒闭那是市场经济下的最正常事件,尤其做了坏事的,倒了就让它倒了呗,救它干嘛?即便是江湖赌场法则,那也该当是赢得起也输得起,又怎能帮输了的赌徒去翻本?沉舟侧畔千帆过嘛。更何况它们本来就咎由自取,淘汰清除市场中的坏分子本来就是市场正常发展巴不得的好事嘛。我以为,真正该帮该救的是那些失业工人和正正经经的企业,而绝不该是那些做了不合法营生的市场中的坏分子。
       一直说着市场化,却始终做不到真市场化,要人家认可,得到猴年马月了。
       不让不适宜生存的企业倒闭一批,中国的市场化永不可能建立,同样,不让房价暴跌一次两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永不会正常。别为一个表面的稳定,背离了社会公理,放弃了实质性和谐。
       假如一个赌徒,有大亨跟他说:你放心赌,赌赢了算你的,赌输了有我呢。如此,那赌徒不是太幸福了吗?(2011.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