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隔屏观赏“剩女”们的精彩

(2011-04-11 09:38:17)
标签:

剩女

男女

结婚

悠闲

杂谈

分类: 世象随笔
       第一财经频道常看,主要看新闻有时也看与股票有关的节目,而《主角》、《波士堂》、《头脑风暴》这类节目是不看的,不喜欢那里的味儿,也不喜欢那里的主持人,我从来就没想过朝那样一个“波士”目标去努力。不过前些天清明假期里,偶尔调过去,正播着《头脑风暴》,内容是关于“剩女”的话题,当时恰逢两美女滔滔不绝阐述着自己的主张,就停住看了,一直看到结束。
       观点自然是分两派,各坐一边,主张不想随意结婚的“剩女”加上那个能说会道的文化评论人江小鱼为一方,另一方基本是几个男人。这几个男人三十五十模样,有点商职像是混得尚可,明显摆出了些了不得的真理在手张扬气,以居高临下口吻数说着结婚的好处和必须处,颐指气使地规劝“剩女”们识时务,结婚,快结婚。可惜,他们貌似说着真理,却又没说出多少的道道来,语言贫乏,表达能力极差,或是啰啰嗦嗦反复重复,或是嗫嗫嚅嚅断续无章,一个个说下来不知说了些什么,毫无说服力吸引力。反观对方,两位“剩女”一说起来即滔滔不绝,观点明白条理清晰,其中一个是电视人,更是一字一句语音悦耳语词恰当,不打咯不停顿,一气说下来,不得不让你欣赏有加。
       此时,观点似乎已是次要,有这样自信自达的女性,你还有什么理由指手画脚要求她们做这做那?要求她们放弃什么应该做什么?她们有自己喜欢的也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挺好的工作,快乐地享受着生活和工作的无穷乐趣;她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喜欢这么过日子,这,有什么不好呢?她们并没说独身主义,只是还没碰到那么个人,只是还想一个人自由自在快乐会儿,这,又碍了旁人什么呢?
       都说女人的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比男人强,这一刻真切感觉到了,两边就像是不同等量级的选手作较量,谁落于下风不言自明。
       至于说到“剩女”,其实这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没有结婚的女性并不是所谓的挑剩下者,她们只是尚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尚还走在寻找结婚对象的旅程中而已,这是女人漫长一生中的一个单身阶段,这阶段是长是短,都属正常事,无需别人说三道四。“剩女”,可以说是自愿地独孤求剩,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那都是她们自己的私事。难道不是?
       同样,男人不结婚的也很多,为什么不称呼他们为剩男?按照男女比例,男性未结婚的当比女性多,那么剩男不也当比剩女多吗?之所以出现剩女一说,正显示了我们这社会还是男权社会,男人把女人依旧看作是自己的需要对象(领导班子中的一两个点缀也是一证),想把女人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故而容不得女人不结婚,容不得女人自由自在,来违背男人的需要意愿。节目中有男人在话语里就透出了这样意思:结了婚,男人会给你快乐和安全,这么好的事你为什么不早点加入呢?流露出隐隐的低俗诡笑。是呵,在他看来,男人的结婚就是找来了个女人,可他不明白,坐在他对面的女人是要找一个心仪的“他”,双方的认知完全不同,或许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需要之差别。更可笑的是,还有人搬出了结婚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之高调。但我想,结婚更该是每个男女各自的身心之需要吧。
       我是男人,乐意看赏心悦目的女人。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水是清澈净物,泥是浑浊俗物。女人青春靓丽是风景,精致优雅也同样是风景,至于成为了风景的女人愿意怎么安排自己的人生旅程,那都是她们自己的事,我,一个路人,只晓得观赏。
       一场男女问题的非正式讨论,一次观点的争辩碰撞,我作为旁观者,看过听过,顺手写下几句,算作随思随记吧。(2011.4.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