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二叔最后一程
(2010-05-19 18:32:59)
标签:
人生
家人
亲情
回忆
低窝铺
历史
旅行
悠闲
情感
|
分类:
岁月留痕
|
在汨罗看完屈子祠出来,正在想去不去屈原墓和怎么去屈原墓,突然跳进条短信,打开一看,我二叔病故,心头顿时一凉。
二叔一年前被查出患肺癌晚期,之后在几家医院几进几出,一程一程的化疗。其间也稍有好转过,那段时间他心情很好,每天去公园走一大圈,说要加强锻炼,为自己夺回身体的自主权。可春节前忽而又急转直下,医生说扩散到了脑部,那以后他就再也走不了了。我春节时去看他,他硬是起身坐在床沿,陪我说了很多话,但已时有答非所问之感。
这次我出游,行前几天又去看了他。虽时有通电话,知道些大致病情变化,但那天恰好又遭突变,二叔躺在医院里已不能说话,意识已失,一切都显示不怎么妙,照医生讲,接下来只有越来越糟,不太可能好起来了。我当时就默念,但愿一切没事,我出行后不会发生什么。可惜,天不遂人愿,奇迹没有发生,二叔的生命没能再延长,我出行仅一周,噩耗就传到了正走在细雨迷濛中的我耳里。我马上调整一下行程,从岳阳急匆匆赶回上海,我必须再见二叔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
我二叔年轻时喜欢足球,二十出头就带了还很小的我们兄弟俩去虹口体育场看足球赛。我爸是长子,二叔是爷爷最后一个孩子,年龄相差很大,二叔反倒和我们兄弟姐妹的年龄差距小些,显得亲近些。
那时他是铁路上的技工能手,21岁就入了党,工资也不错,算是春风得志,意气风发。五十年代末,在半是响应号召半是不得不去的情境下去了大西北参与国防研发事业,在满目所见尽是石子沙砾戈壁滩的寸草不生之地,全是靠了一双手,为自己先盖房再建厂。那时小小的我只知道他探亲时带回来过像麦乳精似的咖啡色小颗粒,说是他们当饭的稞稞类食物,我尝过,硬硬的不好吃。还听他讲他们晚上走夜路随身都带小刀,人是不能从后面拍人肩膀的,弄不好就会被前面的人往后捅一刀,因为狼就是这么扑人的,等你一回头它就咬你脖颈。他的那个地址虽是写的兰州XX信箱,实际却离兰州老远,玉门还往西,都快到新疆了。
后来二叔结婚了,因分居两地,开始走上调动工作的漫漫之旅,13年后先调至苏州,再10年后终于调回上海。他24岁离上海之前,拿着挺不错的工资,等23年后于八十年代初再调回上海工作,工资竟比原来还少了,临到退休时,更是还没未读过大学刚开始工作的女儿的工资高,真有点笑不出来的滑稽,莫名其妙的冤。
二叔颇注重打扮,经常衣着笔挺,尤其常把头发吹得油光乌亮,标准的三七开分头,那时的他留下了好些照片,很英俊很帅气的男儿姿态。
我二叔是我爷爷这一支亲属中第一个走出上海的,几年后我二姐和大姐也先后走出了上海,我是第四个。那时给二叔写信都是我哥的事,由爷爷奶奶口授,由此我哥也集下了那个年代的很多邮票。记得有一次二叔回上海探亲,有卖棉花胎的叫卖至门口,二叔要给我爷爷奶奶买,想先看一下货,卖者不同意拆看,二叔就先付了钱,随即拆开了检验货色。他说付了钱这东西就是我的了,我就有权拆看了。这句话给当时上小学的我印象极深,至今还清晰记着当时的场景,我,二叔,还有爷爷奶奶。
当我离开上海远赴日本时,二叔那天一大早从虹口赶来南市送我,后来六年半后我乘船从日本回到上海,二叔又到码头接我,帮我提重重的箱子。那时我父亲已经去世。
以前我曾好几次问过他那段西北13年的历史,他一直不愿多说什么,只是寥寥应答几句,似乎他不想再去回忆那些曾经的往事。可我知道,那么样的一段奇特生活又怎么可能忘得去呢?直到几年前,我去了那个他当年上下车的低窝铺车站,回来跟他说起了,一下勾起他兴致,这才多说了几句,问我现在车站的状况,说这车站虽小,那时什么也没有,地图上也找不到,但快车慢车都停。我乘机又一次问他当时是怎么去的,他沉默了一下还是没直说,反问我:换成你,你会作别的选择吗?谁不知道上海的好呢?他说,那年一到那里,跳下车,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野地,他们中许多小伙子当场抱头大哭……
但整个来说,他依旧不愿多说,我们家里亲人也最终没能知道得更多些。后来,在回到上海后,他获得了核工业部颁发的一枚荣誉奖章。
人生就是这么无奈,由不得自己,自己的一生自己作不了主。等到被顽症恶疾缠上身,更只能一声长叹,任谁也说不清原由,万般休矣。唉!
二叔走了,带走了他为国防事业艰苦奋斗的那13年岁月。我默默向他致意,愿他在天国里安息!
而我,将再登旅程,去继续我的行游计划。(2010.5.19.)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