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当如鲍鹏山

(2010-04-19 09:07:15)
标签:

读书

水浒

鲍鹏山

中华文化

小说

分类: 心得感悟
       《百家讲坛》上鲍鹏山的《新说〈水浒〉》宋江篇讲完了,正好两个星期。每天按时听,很过瘾很享受,一旦结束了,既有一份轻松释怀,更还有一份怅然若失。因为精彩已经完结,后面可翘首以待的不知还要再待何时。
       去年听过他的新说林冲、新说武松、新说鲁智深,之后就一直期待着新说宋江,可却被一拖再拖。也曾早早见到过预告,结果又被延后,这次总算等来了,就像是空着肚子等一顿美餐,延迟两小时后终于开席,如狼似虎,饱餐一顿,大快朵颐。
       在别人的博客中看到这么一句话:听了鲍鹏山新说《水浒》,发觉以前书都白读了。我亦有此感慨。
       我第一次看《水浒》是读小学时,那时只注重故事情节,囫囵吞枣,也就大概地知道了人物命运而已。后来二十多岁时又看过一遍,也只能说是泛泛一翻粗粗一读,因为那是在批宋江是投降派之后,看书眼光大受影响,真把梁山泊108个杂牌人物当成农民起义者看了。那以后就再没看过。随着时代的变革,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看事物的眼光、看历史的观点早已有了很大质变,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如何看待《水浒》和如何看待那108人。只不过没时机再去重读一遍,没有再去小说中重新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深刻含意。
       我无意研究《水浒》那一类小说,以前没这想法,现在依然没有。我读它们纯粹是出于兴趣喜好,所以,我喜欢《红楼梦》远胜于喜欢《水浒》,这是性格心气决定了的。但这次听了鲍鹏山新说《水浒》,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原来有那么多细节细微处没有留意呢,被那时只有一腔激情的半懂不懂的我忽略了。这么一看,过去的两遍《水浒》等于是白读了,惭愧十分。
       不过,其实这也很自然,不同的历史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书的动机目的是不一样的。动机目的不一样,自然就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效果。我压根就没想研究《水浒》,所以自然不会去逐字逐句细察细究,不会去发掘寻觅掩藏在字里行间的本意真意。就如立场不同的读者,会给《水浒》定出各式各样截然不同的性质结论,也会给108人作出完全不同的政治鉴定一样。小说的魅力和深刻意义或许也就在于此吧。
       我曾给自己预定了一个将来的计划,想等年纪大了不方便外出了,那时就翻出我喜欢的书,慢慢地细嚼慢咽重读一遍,再重读一遍,就像我爷爷的晚年那样。这其中,原本最想用以消磨我晚年岁月的书是《红楼梦》,现在看来《水浒》等书也有必要再次一读的。唯愿到了那时,作为一个已走过一辈子人生的中国人,能有多一些的顿悟和新鲜体会,能和古人来个跨越时空的精神上的沟通,略略弄明白些中国文化是怎么被光大着又怎么被阉割着的。
       鲍鹏山在春节期间讲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也十分精彩。同一个说孔子,那部电影我没想过要去看,但这电视上的演讲,我早早安排下时间,一定要看,每集都看。心里那份喜欢是骗不了人的。
       《百家讲坛》接下来是讲契丹的辽国,那内容本来也是我想听的,可一看演讲者,即扫了兴,也就不看了。曾听过他的,只是平铺直叙,像是给中小学生讲故事,没观点没深度没意趣,那就不值得为此浪费时间了。(2010.4.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