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赏樱花

(2010-04-03 09:44:45)
标签:

樱花

赏花

日本

东京

哲学堂公园

人生

生命

感悟

悠闲

休闲

分类: 东瀛记事
       去日本之前,我从没观赏过樱花,仅有的一些关于樱花的信息都是从日本的小说和电影中获得的。到日本后,从那个年轻老师如诗般的描述里,又从另一个年纪大些的老师说着说着就会神随樱花飘飞去了的那份情态里,我依稀感觉到了樱花对于日本人的重要意义,也就去想象了樱花的姿色该是很凄美的吧,像林黛玉?像杜丽娘?心弦被拨动,期盼着能早点亲眼见识一下樱花。
       到日本时是初夏,一直等到过了冬,又过了我心里念念不忘的春节,日历才一天天扑向春天去。东京的冬天不冷,比上海高那么三四度,夏季也不很热,比上海低那么三四度,岛屿海洋性气候,多了份温润舒适。
       一天,老师告诉说樱花开了,周六下午带我们去观赏,这不是学校活动,自由参加。
       我这所日语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中国人。那时去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是为赚钱,打工第一位,加上被战天斗地式生活熏染了太久,心性中尚未养成“赏花”雅兴。那天除了三个老师,学生总共才去了十几人,其中一半是我叫去的,有的还费了些口舌。
       我们去的是较近的哲学堂公园。一进去,满目尽见同一种花,说粉不粉,说白不白,像似桃花,也像梨花,纷纷纭纭,云蒸霞蔚一般,把半边天色都渲染得很温馨很柔和。不用说,这就是樱花了,第一印象,第一眼的照面,就让我好生欢喜,如看见了心仪的女孩儿,那份赏心悦目,不由分说就打动了我。樱花,果然凄美优雅,果然悠幽淡静,从眼里印入脑海里,又深深沉淀在心里。
       老师是做了些准备的,对日本人来说,赏樱花么,那是件大事,像是恭敬花神,也像是释放情怀,更还像是精神洗礼,那是必要准备许多东西的。她带了很大的塑料布,在草地上一铺,十多人正好围坐一圈。她还带了好些小吃食品,以及饮料和杯子,拿出来大家一起吃喝。我们没想到这些,不可能想到,那是第一次,情有可原。
       边吃边喝,边听老师说,但终究情怀不同,赏花理由不一样,几个带了相机的心痒手痒坐不住了,一个个起身去选景拍照。中国人很喜欢照相,到日本没多久,就用挣来的钱先去买了相机,可能都想留下些到此一游的凭证吧,以后或可向别人吹嘘或可留作自己回忆。确实也是,那都是千金难买的人生旅程中珍贵的记忆留存,我就很感谢自己当时花去不少钱但留下了那么多独一无二不可再得的照片。
       我也照了相,既照了全体赏花人的欢乐合影,又将一株探身在小河之上的樱花连了河水一并摄进了底片,还连带着把两个西洋女孩也圈入了照片里,好一幅美女赏花图。第一次赏樱花,又真的喜欢了,那是必得拍下几张照片的。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春光明媚,樱花也正是最盛时候。赏花人不少,都在树下围成一圈一堆的,又吃又喝又唱,好是快活。一处处看过去,什么样关系组合都有,有一大家庭的,有一个单位的同事,有学生们,也有朋友们。他们带的东西就很多了,除了吃用小什物外,还有音箱大家伙,连炉子都有带的。日本人的赏樱花果真有趣味,是众人一起放怀狂欢一场,我们中国却没遗传下这般的习惯,只有踏青、登高、赏月、赏灯。踏青如是郊游,登高就像健身,赏灯更像赏人,赏月则几乎只剩了吃月饼,仅两三文人在那对酒浇愁,藉机感叹一番人生。显然,这跟日本人花下狂欢绝对的不一样,民族性格不同,人生观念不同。哦,我们也有赏花的,赏梅赏桃赏菊,但都是走到花间转转看看,留几张照,聊发点诗兴吟咏几句,仅此而已,和日本人的赏花还是不一样,赏法不一样。
       哲学堂公园不算大,曲径通幽,花繁树茂,樱花树都很高大,一棵树就遮出一片树荫。樱花开时真有点绝,满树的花儿密集到几乎漏不下光,却看不见树叶。它和梅花一样的自信,独自妖娆,不需绿叶扶衬。
       看过了,他们一个个先走了,剩下我一个在樱花树下流连忘返,仔细地再度好好观察欣赏一番,直到夕阳西下天色暗下了才离开。回到家,仍觉不够尽兴,第二天星期日,我又背了相机带了小录音机一个人跑去了上野公园,那里是东京最大最有名的赏樱花之地。
       毕竟对樱花留下了美好印象,自此以后,每年这时候我也会关心电视上的樱花花讯报告,也会关心天气,以便找准最佳时机去观赏。后来,我更对樱花的凋谢生发出兴趣,每每的不急于赶前而是拖后几天去。凝视着随风飘落舞女似的片片粉色花瓣,凝视着落满一地的一瞬间前还鲜活美艳的生命的死亡,引出无名的哀伤,无尽的感叹。感叹樱花,感叹人生。
       樱花,自有她的花之语,樱花通人情,樱花即人生。(2010.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