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天还没亮,众多公鸡开始争相啼鸣,此起彼伏。待得天稍微有点亮色,我起身来到阳台,扶栏看乌江,看对岸峭壁,看龚滩。山水碧绿,很静,小镇也很静,我的心也很静。如此的清晨是动人的,宁静中只有公鸡啼鸣声,连狗吠也听不到,更没有车声人声了,这里绝对是远山远水偏远之地呵。
天渐亮,眼前的一切愈来愈清晰分明,拿把椅子坐下。碧绿的乌江宁静如湖,平滑似镜,对岸也就相隔百来米,陡峭的绝壁高而宽,向两边绵延无尽。绝壁的主体是绿色,其间无树处呈现出斑斑点点的黄、褐等色,恰如一幅中国式水墨写意画。
正注视着,南边飘来一缕淡薄的雾,在对岸崖壁前悠悠然缓缓飘过,将伟岸壮色修饰出几分婉约,几分秀气神秘。真的只是一缕,淡薄到无以说它是云,一缕轻烟矣。
连续看了会,忽然心里感觉到一些些压抑,视觉上也有点不舒服感。是了,对岸如此一面巨大的石墙挡在眼前,若天天面对,岂不就像是在面壁思过么?长此以往,难道不会生出压迫感烦躁感?
又一缕轻烟飘来,成S型,正好顺了崖壁无树处那条色带飘游。又转而逐渐趋浓,不再是一缕,扩展成了大片的雾。
出门,该去近距离看看龚滩了。
沿山道老街向南,走过未央街,呵呵,街名很有诗意。
看到一块《永定成规》石碑,碑上有文,题目是“龚滩分司……”。碑文最后一句是“……凛之慎之,立碑成规毋违”。可惜碑已几处被毁,碑文难以看清了,不知是何年为何事而定规?从能看清的几数字迹分析,好象是有关船运、抬运脚夫们的规约。
旁边有桥重桥,是并行紧挨着的高低差2米的上下两条路,都筑一桥,两桥相叠,如似两层桥、桥重桥。
看到一户人家阳台上摆了好多盆景,多是老树桩,够美的,估计是从附近大山里挖来的。谁有了这么个喜好,那在这一带去挖些像样的树根来理当不会是难事。许多人家在吃早饭,一看,竟都是吃面。有一家的店名叫“外滩十八号”,呵呵,够时尚呢。大多数房子都挂了一串串红灯笼,这红灯笼似乎已成了乡野古镇农家小店的标志了,全国各地都能看到,比那奔马旅游标志更深入民心,更具普遍性识别意义。
有一处冉家院子,介绍上说是徽派建筑风格和本土的结合,有四合天井、楼阁、走廊、窗花,建面为42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年间,历时三百多年,是古镇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完整的民居,此处已拍过多部影视剧,寓所主人为昔时古镇名流。我在门口张望一下,看去并不大,小巧一个四合院,惟门窗雕花有点精彩,既多且细致。
西秦街上有西秦会馆,红粉涂墙,本地人称其为红庙子,现为派出所办公地,也正在大修建。走上高高台阶,进门,高台上大殿空空,两边房子住了些人,许是修建者。一回头,即是戏楼,戏楼不大,但背后就是乌江对岸的绝壁,那样的背景天幕倒也给并不精彩的戏楼增添了些无限风光。西秦会馆建于清光绪年间,外观高大,在有限的崖上局促空间中独占了风头,是古镇最气派的建筑。此建筑的特征为多开间抬梁穿斗混合式四合院,建面为1600平方米。
川主庙(忽然联想起在九寨沟到松潘路上的那个小小川主寺),建于清道光五年,与西秦会馆结构相同,也是高台一殿一戏台,但两边无房,明显小些,才660平方米。戏台为歇山屋顶,翘角系风铃,庙内有一块道光五年的《永定章程》石碑,碑文题目是“O授四川直隶酉阳州龚滩分司加三级纪录五次……”。这样,想来刚才看到的那块《永定成规》石碑当也是同一时期之物吧。
隔壁是董家祠堂,略大,殿不像殿,无戏台,两侧有房,整体为楼阁居室、精巧的四合院式。这些建筑都是大石作底础,上面是砖墙。
一路看去,看到了很多美妙楼名,如“鸳鸯楼”、“织女楼”等,这些楼名都有统一标牌,是景点,而不是店名店招。还看到有“鲤鱼跳龙门”,也就是一块石头有点形似而已。
古镇现新规划有四条与乌江平行的横向主街,从山腰到山脚,高低落差很大。最上面是龚彭公路,是贴着乌江通往彭水县去的,下面一条是环山步游道,再下面是龚滩老街,最下面是滨江文化长廊。
下到最下面,滨江文化长廊已基本建好,石块铺就的路,三四米宽,美观的方形宫灯式路灯也已立好,垃圾箱也已安置,像是只等游人了。但所谓文化长廊会有些什么文化内容,尚不知,一路走过什么也没看到。这滨江路其实离江面仍还有二三十米落差,和那芙蓉镇码头差不多,大概需要防备山洪暴发江水暴涨吧。
江水真是绿呵,由此可知这水还清,至少是不黄不浑,江中有几株树已有一半没入水中,亦可知这江面确实因下游的筑坝而升高了不少。
到处都在大兴土木,街道、公共设施、私家住宅,都各自忙乎着。龚滩的吊脚楼都很高,三层四层五层的,该是很美的一道风景吧。记得以前来过的人都说及这里的吊脚楼,说住在木楼上摇摇晃晃的,看着眼前湍急江水,既有些诗意却也有些害怕,担心垮塌。现在重新建造成的吊脚楼安全性自然大大提高了,地基稳固建筑也牢固,这是不用说的。可惜对岸是绝壁,无人能从对面来远观欣赏此岸的人文风景线。哦,我要坐船的,可从船上来观赏的。
走到码头,看到有龚滩的介绍,说因为乌江彭水水电站建设需要,龚滩古镇进行了整体搬迁复建,历时三年,于2009年完成。看来我来早了,现正处于复建的末期,明年来才正合时。
问清了去彭水班船的时间,因是过路船,只能是大概时间。看表,时间尚早,那就再往回走走吧,还没吃早饭呢。
有一家旅游接待室,进去买了地图和介绍书籍,又询问了些龚滩的大概,确认了班船时间。
门口有些县内景点介绍和照片,更多的是龚滩照片,一对中年男女在看照片,他们是四川人。男的指着照片上的龚滩景貌说,几年前他来过这里,那时全部是老味十足的街和楼,很有看头,就像照片上的一样,现在不对了,刚才一看完全没了那时的街楼韵味,全是新的。唉,来这里,就是来看古镇的古气,弄得都是新建筑那还有啥子意思呢。他边说边摇头,很不满意。我虽是头回来,没法作对比,但看过了别人的文章,这下又听了人家的描述,再看看眼前这些新老龚滩对比照片,确实很感失望、遗憾,唉!我早说过,在当今如此轰轰烈烈全民性改变命运欲望支配下,山山水水都成了筹码,都在人的手下被急速改变着面貌,一切的异想天开都有可能发生,改天换地、让山水来为人类服务,为自己服务。所以,想要旅行,想要观景,想要寻古,想要探幽,必得赶紧,时不我待啊!这不,这龚滩不也已旧貌换新颜了?
去上面的环山步游道走走。
看到了董家院子,长长一排老式房子,现在是龚滩医院。
看到些造房子的木匠们,手工技术活真了得,拿了斧子做着电锯的活。先顺了木材的纹路砍几下,再斜削,仅几下,一块块一片片的即被削去,削过的木头平滑得就如是电锯的一般。熟能生巧的本事呵,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身怀绝技者。
一直没发现有特色小吃,很是奇怪。现在哪个旅游古镇没有自吹自诩的小吃啊?即便真没有,也会有人去生造一个发明一个,挂上个招牌,外人又哪个会去追究其真假?赚钱嘛,有谁管得这些不算恶意的欺骗?
找不到,我也等不得了,吃了碗面,填肚子要紧。这里除了饭就是面,还有绿豆粉(面),一样小吃都没看到。
导游示意图上标有武庙正殿,却没看到,还有文昌阁及三抚庙都在那头,此路过不去,一问,说还在修。
正这时,看到有一船正由上游下来,以为那就是班船,赶紧回到住处去拿包。主人笑笑,说那船不是的。我不敢再走远,一天就这一班船,错过了那就得另想路线了。遂拿了包搬把椅子坐在主人小店门前,这里可以看见江面上一切。
直等到快12点,已过平日正常到达时间,船还没来,想想还是到码头等吧,这船一靠码头,上下完乘客即走的,还是等在码头保险,遂向主人道别,道谢。
12点半,船来了,下来好几十人一大帮,上去才十来人。船很普通,舱内人多杂乱,东西多味道不好,我就站在船头,一直站到下船。本来就想看看乌江嘛,旅游地图上那个“乌江画廊”总不会是无中生有瞎编造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