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盛夏酷暑时节,烈日当头,闷热难耐。如今的上海,夏天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热。
女人好办,脱呗。身上的衣服越穿越少,越穿越短,越穿越薄,越穿越透。她们早已不止是露胳膊露大腿,还露了背露了小腹露了肚脐眼,几个前卫的更是已省略到全身仅剩最后那几片遮羞布。她们好像巴不得天天都是大热天,好给自己内心的暴露冲动找个正当理由,让传统的良家心理获得些安慰。
反观男人,却来了个反向发展,身上衣服越穿越多,越穿越长,越穿越厚,越穿越严实。其中较明显的一个标志是,男人的西短时代终于成为了昨日黄花。
所谓西短,即西式短裤,有背带式也有腰间皮带式,开前门,系钮扣。在骄阳灼灼盛夏之日,配合着上身短袖,既可凉快自己,也算儒雅得体,上得了台面。在上世纪前半叶的照片和电影中,西短是常能见到的,穿者既有留洋归来者,也有商界新兴老板,还有一些赶时髦市民。他们穿着背带挂于两肩的西短,或英俊潇洒,或挺着便便大腹,或戴一副金丝边眼镜,或嘴上叼一根雪茄,一个个派头十足。
到了五、六十年代,一些前朝留下的遗老们虽然不敢再撑持什么派头,但那份心结还在,功架还要摆的,时而也就还能看见些这样的穿着。普通百姓,既有沿袭旧习的也有尝试新鲜的,穿西短不穿西短,各有喜好。做公事的最擅长与时俱进,早先穿长衫,后来穿中山装,也有的又穿了西短,一切都合身贴体,自自然然。知识人士教师们,跟着做公事的亦步亦趋,虽不会越雷池半步,但钟情西短的不少。那些做苦力的劳力者平素多是一身短打,粗布衣裤穿惯了,也就拿西短来当作最普通的便装穿了,翻身做主人了嘛。小孩更是自由,毕竟西短用布少,省钱,从居家角度讲也划算,比如我有张七、八岁大时的家人合影,我穿的就是这么条背带西短,虽然那时还只是个小不点,无以谈什么正规和风雅,但那样一装束,倒也顿使我添得了男性的几分精神。
之后,上海街头被清一色黄军装和清一色蓝中山装一先一后连续统治了十许年,直到八十年代,西短才再度流行。不过这次流行,可说是真正的爆炸式大流行,学徒穿,老师傅也穿,老师穿,书记也穿,老少都穿,各阶层人士都穿,极具了时代特点,极富了时代象征意义。也可以说,这是伴随了思想解放、精神解放、心灵解放、身体解放而出现的社会之必然现象,犹如一夜春风,憋久了的爆发。现在回想起,依然很怀念那个年代,就像于丹所说,那是个不折不扣的奢华的年代,那是个没有塑料棚的野生的年代。是的,身心自如、无拘无束的那份奢华,我为自己曾亲历了参与了那个年代而深感荣幸。
八十年代的西短,式样已有创新发展,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只要凉快,只要穿在身上能走上大街,就有人穿。既不拘泥于布料的讲究,也不拘泥于款式的规范,连仿照运动裤乒乓裤的都有,更还有超短的,短到齐大腿根,都几乎完全脱离原先西短的主旨了。那时的我就有一条属于超短的。现在再看那时拍下的照片,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怎么竟然在大庭广众那么多女孩面前穿这么短的裤子啊,呵呵。但那时就是这样的风气这样的流行,过来人都当见怪不怪的。夏天那么热,又没有空调,女人有裙子穿,男人凭什么要被长裤捂出痱子来?说实话,穿着那样的西短,当时真的有身心一并获得了释放的感觉。
进入新世纪,男人的服装明显发生了变化。因为这时女性越穿越开放,越穿越大胆,越穿越暴露了,她们既是在追求美,更是在向男人炫耀,属于为招惹男人眼球而自我竞争。一方进,另一方就退,一方轻佻,另一方就冠冕堂皇,社会的自我调节,只为了维持平衡。当然,从客观上讲,空调多了,白领多了,家里、乘车、上班,一直处在空调下,穿西短图凉快的必要性已逐渐消失。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面子,面子更重要。
八十年代,那时的年轻人不管在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工资大体差不多,高低差别极为有限,男人在女人面前的竞争是围绕着品行、工作、体格展开,西短正投男人心理,他们也需要吸引女性眼光来多多看向自己。那时聚在一起喝酒,哪怕一个是厂长一个是工人,谁也不会多想谁付钱、这钱该谁付这类问题,大家平起平坐,钱差不多,自然就没什么可考虑可顾忌的,那根本成不了问题。现在不同了,贫富差别鲜明,年龄相同的人收入可能会相差十倍百倍,这时男人们再聚一起吃饭,各人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成功人士”要摆阔,咋咋呼呼甩大话,把饭钱全包揽下。那些还不富裕的也会毫不客气地想,本来就该你付,理所当然,你不付谁付?若还拎勿清,把你以前的旧事挑一两件抖露抖露?真是今非昔比了,彼一时此一时也,世事更迁,物是人非。
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扩大,男人们终归无法平起平坐了,他们之间的竞争转向了金钱和权力。这样,整齐笔挺、名贵高档的服装就成了最显眼的身份象征,有钱的男人需要这些,没钱的男人也需要用假装的笔挺假冒的名贵来装饰自己。而已转型为大众化平民化了的西短,富贵人瞧不起它,平凡人不得不放弃它,它,只能被淘汰。男人,身心被无形的纸枷锁约束住,再也不能自由自在释放自我了。
如今的上海街头,除了一两个六七十岁老人还悠闲自得地穿着半长西短外,还有谁穿?哦,女孩们反倒看中了它,拿了去穿在自己身上,以显示她们青春的身材和白晰的肌肤。
男人的西短,随了时代发展,又一次被否定,又一次退出了上海的街头。
别了,男人的西短!
(2009.7.13.)
加载中,请稍候......